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加强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尝试
 
更新日期:2019-07-12   来源:教育与职业   浏览次数:23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学会蓄势借力,改善农村普通高中的发展环境我国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目前存在着师资匮乏、经费不足、设施落后等问题,但是在新时期也有着更大的机遇

 
(一)学会蓄势借力,改善农村普通高中的发展环境
我国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目前存在着师资匮乏、经费不足、设施落后等问题,但是在新时期也有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赢得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新时期里,首先要从思想上帮助教师加强对农村教育的重视,进一步认识农村教育发展规律,《教师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都对教师的地位予以保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中央和地方政府都会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些文件都对加大农村高中的教育经费投入提供了法律的保障,相信国家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从工资水平、社会福利、培训机会等多个层面改善公办教师的待遇,形成提升农村教师业务水平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对优秀基层教师的表彰,提升高中教师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感;另一方面,要引进社会资本,支持民办高中的发展,在规范民办高中办学纪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民办高中的自主优势,为农村高中教师发展创造更宽广的空间。
加大农村地区高考改革政策宣传力度,引入社会服务提升农村生源在“新高考”中的竞争力;全国各地的高考论坛、高招咨询会、教育拓展等宣讲活动每年有上百场,甚至上千场。而无论是从地理距离的便捷性,还是信息获得的及时性方面考虑,农村考生都不占优势。所以,学校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主动申请并积极参与面向农村高中定期开展高考学术论坛、高招咨询会、高考政策公益宣讲等活动,推动农村教师、学生和普通民众对前沿高考政策认知水平的提升,加大对农村地区高考改革政策的宣传力度,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教育不公平。
农村生源高考竞争力不足也是制约农村高中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考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不再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成为一流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而获取高校自主招生资格的条件在于学生需要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所以,要利用现阶段有限的教育财政,选择适合学校校情的项目对教师、学生进行培训,拓展渠道,加强与高校以及相关培训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力争在综合素质培养、自主招生培训、生涯规划教育等层面鼓励校企合作,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农村生源质量在“新高考”模式下竞争力的提升。
(二)提升师资力量,拓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空间
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教师工资占近65%的比重,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其首先要用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教师法》中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而现在农村教师待遇,不管是与公务员相比,还是与城镇教师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应加大提高力度。对于一些偏远、贫困农村的学校,应建立固定的教师津贴制度,而且教师津贴应随着我国GDP的增长也随着增长。使待遇适当高于城市,以吸引优质教师去农村普通高中学校任教。
师资是农村高中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前面的分析,农村高中师资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有更高的薪资待遇和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为了破解农村高中教育发展的困境,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的待遇水平,培育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一方面,要加大农村高中的教育经费投入,从工资水平、社会福利、培训机会等多个层面改善公办教师的待遇,形成提升农村教师业务水平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对优秀基层教师的表彰,提升农村高中教师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感;另一方面,要引进社会资本,支持民办高中的发展,在规范民办高中办学纪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民办高中的自主优势,为农村高中教师发展创造更宽广的空间。河北省今年努力增加投入,通过调整学校布局和加大学校基本建设力度,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来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资金,扩建和新建一批标准化高中;一方面要撤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微型高中。对4轨(一年级四个班)以下的农村片区高中,通过布局调整逐步取消;必须保留的薄弱学校,通过输血方式予以扶持。提高民办高中学校准入门槛,达不到4轨以上不能举办高中。不仅节约优化师资结构,而且高中教师通过多轮选聘集中城镇上班极大地提升了农村高中教师的积极性。
加大农村地区高考改革政策宣传力度,引入社会服务提升农村生源在“新高考”中的竞争力,近几年,连续实施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三大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对于农村学校是一个利好消息。报考农村专项计划的优惠政策很大,重点院校基本上都可以优惠30-60分,有的学校甚至达到本科一批分数线就可以录取,在农村普通高中读书的优势要广为宣传。
(三)实施县管校聘,促进优质师资有序合理流动
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公办高中要推行“全员聘任,岗位管理”的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路子,鼓励学校从国内外引进优秀教师和管理人才,逐步取消各地政府、人事部门对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调动的行政性审批,实行备案制。逐步建立无行政级别的高中学校体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制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探索高中阶段学生招生指标分配与初中素质教育水平、教育质量评价结果合理挂钩的招生制度。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继续发展能力。
师生有序流动是确保教育系统良性运转的前提条件。为此,农村高中教育制度的完善和教育政策的供给迫在眉睫。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适度介入普通高中的招生环节,尽力规范学校的招生行为。要解决好农村高中学校的生源大战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强化其招生监管权,及时切断学生数量与学校收益间的利益链,并逐步建立规范的高中招生制度和招生程序。在招生环节上,国家应该坚持“以县为单位,分层招生、划片管理”的招生原则,确保定点高中学校的基本生源数量,为所有学校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同时加强薄弱高中的建设,促使同一地区内所有高中学校间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基本均衡,以此来从根源上解决生源抢夺问题。在此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还应鼓励学校在办学水平上保持适度的档次和差距,鼓励学校之间在平等竞争中打造品牌学校、特色学校,激发办学者的创造力和办学热情,力促多元化学校发展战略的形成,让每个高中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与此同时,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择校观,防止生源盲目流动、靠“钱”流动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其次,在人事管理上,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两个方面人手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一方面,加强人口管理,规范选聘程序。国家应摆正教育行政部门的服务角色,适当放大学校的选聘自主权,确立学校在用人环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对新教师的资格审查责任,致力于形成一种学校聘任与教育局资格把关相结合的新教师选任制度,为高素质大学生进入教师队伍敞开大门。另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应该继续健全和完善对受聘教师的考核和管理,尽快形成完备、科学的教师聘任程序,加强对教师聘任的全程管理,提高整个管理过程的开放性、透明性和公正性,及时将那些不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冗余人员分流出去,将那些优秀教师选拔到相应的岗位上来,构建教师队伍自身的新陈代谢机制。另一方面,促进内部交流,发挥教师群体自身的教育功能。国家应继续实施教师的校际定期交流制度,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鼓励教师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促使不同教学风格、水平的教师在地区内有序流动、相互帮带,整体提升区域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加强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尝试

下一篇: 加强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尝试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