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河南先进村(社)镇关于乡村治理的实践经验
 
更新日期:2019-07-15   来源:农村经济   浏览次数:32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以党建的高质量推动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的高质量1.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以党建的高质量推动乡村发展的高质量,已成为共识。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剔

 
(一)以党建的高质量推动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的高质量
1.“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以党建的高质量推动乡村发展的高质量,已成为共识。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剔除不合格的党员,加强党的领导能力。针对农村党员发展的家族化与低能化的现状,发展党员应当强化对眼界,能力,学识的要求,强化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而更重的是,必须剔除不合格的党员。此为,就要先从村党员开始,清理一批不合格党员。辉县市孟庄镇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为建立党员淘汰机制奠定了制度条件。
2.坚持以人为本,为村民/居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它具体表现为“为农民服务”。其实,在基层党建中,不管是孟庄镇的党群服务站、还是段屯、南李庄群众称为“党员110”的“党群连心卡”,亦或是辉县市冀屯镇服务群众的“三项制度”(民情日记制度;镇村干部代理代办服务制度;扶贫帮带制度)等,都是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的具体体现。
3.多措并举促使乡镇产业兴旺。产业兴旺为乡村“三治融合”奠定良好的物质前提。河阳社区所在的洛阳市吉利区是城乡一体化先行者和示范区,其经济发展为远近闻名的河阳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物质前提。濮阳市濮阳县西辛庄乡村治理能有今天的面貌,与其在李连成的带领下实现的三次产业转型所创下的丰厚物质基础密不可分。“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这是吴金印带领卫辉市唐庄镇人民群众振兴乡镇产业的真实写照。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再表明:没有乡村产业兴旺,乡村就很难留住人,也就不可能实现乡村振兴;没有乡村产业兴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时时处处显得软弱无力,而贫穷的集体经济组织承担不了村社善治之责。所以,乡镇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关键。
(二)乡村振兴、乡村治理要依赖农民这一主体力量
1.精准把握农民所需。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照顾到农民心理和农村风俗、习惯等民间生活状况” ,基层党组织若不能回应农民生产生活所需,基层党建就不可能有效果,农村内生秩序的能力也难以形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中,农民是主体力量。被誉为乡村建设运动三杰之一的晏阳初认为:“世界最宝贵的财富是人,世界最宝贵的矿藏是‘脑矿’,最大的‘脑矿’在中国,中国农民蕴藏着无穷伟力。”当下,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在开发‘脑矿’,开发民力。
2.从乡民的已知领域开始,与乡民共谋善治之道。“从他们所知开始,用他们已有来改造”。为此,要深入调查,精准把握农民所需,乡村治理、乡村善治要明白农民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会什么、不会什么。“很少有专家理解并真正懂得,已参与者的角色和农民一起讨论他们的需要和问题,并与他们一起制订可行的计划。这不是越俎代庖,而是参与者的伙伴。这是艺术高于科学的活动。”乡村“三治融合”,要从乡民所知道的和所会的着手制订具体方案,是需要很多的理解和洞察力的。农民群体虽说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是理智和务实的。
(三)国家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加强农民教育
1.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乡村振兴储备后续力量和人才。这是乡村振兴之根本。目前河南实施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正是有益的探索。
2.建立内源式发展制度体系--教育、培训。提升了农民的人力资本,使其通过有效地学习或借鉴他人的发展经验,尽快掌握一种生存技能,提高农民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另一方面,教育培训拓展了农民的精神世界,使其更能适应社会革新的需要,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增强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宿感。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走在了河南省的前列。自2016年9月以来,连续开展农民就业教育培训。坚持“精准、服务、全面、用上”四个导向,扎实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按照培训清单与实际需求对接、培训方式与实际效果衔接、培训人员与培训类别全覆盖、培训内容与就业创业连接的思路,先后举办了电焊培训、月嫂培训、烹饪培训、电商培训、园艺培训、物业管理培训、美容美发培训、外卖培训等14类共计22期培训班,累计培训1121人次,382人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促进610余人就业。这种探索实践可积极推广。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河南先进村(社)镇关于乡村治理的实践经验

下一篇: 河南先进村(社)镇关于乡村治理的实践经验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