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创新教育理念,明确办学定位
地方高职院校要创新教育理念,必须要以创造、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为统领,围绕地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学生培养成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创新型现代化农业人才。其次,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与地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符合,要根据地方现代农业的特点以及人才特征,因地制宜地规划办学方向,明确办学定位,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使地方高职院校成为地区现代农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地,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1.2 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创新,现代农业特色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将创造、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有机融合,强调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基于此,地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构进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的改革,需以现代农业特点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为目标,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突出专业性和地方特色性。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的改革还要注重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3 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之所在,也是研究性学习所要达到和追求的教育目标。
“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要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培养模式特点,以地方农业对创新型人才所需求的能力要求为原则,以课程体系为载体,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形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要根据地方现代农业特点以及创新型人才特点调整和重组当前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与生产(推广)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体现出实践性和创新性特点。在内容上以夯实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前提,把生物技术、互联网等高新技术融入课程体系中,增加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在形式上要逐渐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小组、小班为单位,开展启发式或讨论式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还须改革现有考核内容和方式,要注重考查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试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分值比例,促进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能力的提升。
实践教学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学校的试验平台、实训基地以及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试验、实习实训、论文设计等方式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研究性学习”提倡和鼓励学生走进试验室,走进生产单位,参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
1.4 多途径、多层次打造创新人才平台
地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设立在校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设立专门的创新活动中心和基地,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实践,使学生主动进入专业领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动手能力。专业试验室是学生进行试验、实习的必备场所,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应加大试验室开放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进入试验室学习的机会,便于学生学习和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掌握先进的科研方法。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社团和专业技能竞赛,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