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教学的时代背景
2015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的理念,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步伐和效率。诸多高校纷纷探索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纵观目前的研究发现,尽管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但仍存在分析不够深入、应用性不足、管理体系僵化等问题,使其实践应用程度较低,实践应用发展缓慢,未形成成熟的信息化模式。
(二)“大智移云”为情境式教学信息化提供了条件
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作为现代技术的代表,对于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提供了技术支持。
1.“大数据”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被挖掘且日益凸显,成为学校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利用大数 据可以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会产生并积累大量的教学数据,这些教学数据是教师进行分析、处理、决策的重要数据信息来源。
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及时进行学生学习状态和课堂设计效果等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调整学习内容。如学生前期课程开设情况、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对研究主题的关注度等等,为教师日常教学设计和课堂安排提供信息共享和支持,强化了教学开展的针对性。
最后,利用大数据还可以为案例教学提供大量企业财务数据,寻找和挖掘适合的、有价值的教学案例。
2.“智能化”推动了教学的智能化、个性化、数字化发展
物联网的高度发展可以把与课堂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从而形成一个智慧型的信息网络。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就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传统课堂和虚拟实验进行拓展,将虚拟与现实数据融合、多系统协同;在空间上和交互环节上,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增强学生的体验,使学生更好地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实相连接。这种强大的技术支持,可以将枯燥的传统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移动互联网”推动了教学的过程化管理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它是移动和互联网的融合,所以拥有随时、随地、和分享、开 放、互动的优势。借助于移动互联网,教学的形式不仅局限于以往的终端设备,学生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进入课程教学平台,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移动阅读。这个就是在移动端学生可以完成预习和资料收集等任务,一般是通过APP登录,教师可以按照相关权限实时看到需要学生预习和资料掌握的信息,并及时进行督促和跟进。
(2)移动讨论。通过移动平台,教师可以实时的所要讨论的话题信息进行发布,使学生能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讨论,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
(3)移动管理。通过移动端,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考勤、任务完成情况、讨论发言等情况;并可以在线办理请假、提问等活动。
(4)移动考核。教师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学生的使用情况,反映学生平时对课程的参与度,从而给出较为客观的平时成绩,实现了高效的过程管理。
4.“云计算”推动了教学的虚拟化发展
云计算的计算模式的基础是互联网和虚拟技术,通过高效组合大规模性能一般、价格不 贵的计算节点,融合了公用计算、虚拟化、Web等技术,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并行处理环境。从本质来讲,云计算是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和基础架构服务,两者的结果将某一或某几个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虚拟化之后,向用户提供以计算资源为形式的服务。云计算的最大优势和特点就是可以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共享,云存储中心储存所有资源,为用户提供的是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服务。
在云计算时代,可以将绝大部分计算任务交给云端,只需要一台盟电脑接通互联网即可,费用很低。云端存储着大量的教育资源,只需接入互联网,就可以根据学习者输入的关键词,就可为其查找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源,并根据学习者的需要筛选内容满足其学习的需求。云服务就像就像使用搜索引擎那么简单,维护者要做的是不断的更新、补充、删除和修改,从而不断完善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有利于学习者构建个人学习环境,并推动非正式学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