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调资助理念的公平性和实效性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是促进教育公平很重要的一方面。然而,少数民族资助育人工作又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正确资助理念的确立有助于高校开展少数民族资助育人工作。在资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落实好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政策,保证和提高少数民族资助工作的公平和效率问题,需要认真总结思考。
公平和效率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在资助工作中,应把两者辩证统一的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公平的效率是假效率,因此学生资助的效率是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是要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公平性的效率。没有效率的公平会让国家、学校的资助金不能及时充分的发挥作用。少数民族学生有着自身特殊性,要想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用好每一笔资助金,就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资助对象、完善资助制度,最终达到育人效果。
2、完善资助制度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全面性不仅要求我们在少数民族资助工作中做到政策掌握和宣传的全覆盖,同时也要做到贫困认定的全覆盖。高校应准确掌握国家的资助政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少数民族学生资助的具体实施方案。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手段,多管齐下向学生宣传国家实施教育民生工程的政策理念和内容,在政策法规上做到无盲点。同时,贫困生的认定机制健全,不仅有助于提高资助育人的工作效率,更能推动资助育人工作思想引领功能和心理疏导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高校要努力做到明确申请条件、深入了解学生、科学评议以及引入教育。
针对性是指随着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应逐步考虑分类精准资助,对经济资助需求大的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应制定相应的资助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准确了解少数民族资助对象情况,建立并完善少数民族贫困生信息库,动态追踪、实时更新,以确保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情况的掌握,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精准资助。同时,根据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适当的开展不同活动,帮助其实现自我教育和成长。
3、实现育人效果的有效性和发展性
构建课程体系,着力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和疏导心理。从思想引导课程体系来看,要丰富课堂教育的手段,建立“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广播、影视、多媒体以及网络的相关功能,建立相关的资讯平台和讨论平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心理疏导课程体系来看,为他们单独开设人际交往能力培训课程与抗挫能力培训课程,建立“课上课下”帮扶机制,发挥任课老师、辅导员、学生骨干等作用,缓解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设计,强化心理素质,提升自我实现能力。
搭建活动平台,着力激发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感。校内活动平台,可以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爱心结对活动等。由高年级品学兼优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低年级少数民族学生,为其提供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帮助,传递爱心、奉献爱心,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设实践实体,着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素质。由于大多数人对少数民族不了解,对民族文化不知晓,使得勤工助学岗位招聘时,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劣势。同时,勤工助学岗位的减少、层次的降低、实体建设缺乏又成为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应聘的一大阻碍。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能仅仅满足于从企业获得的物质资助,更要谋求企业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与企业合作,有针对性的建立勤工助学实践基地,将勤工助学与学生专业、兴趣、特点结合起来,提升资助育人层次,培养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自我设计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不断促进他们素质提升。
共筑家校合力,着力塑造少数民族学生品格。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工作开展中,要充分发挥家庭育人的功能,应准确掌握家庭情况,与家庭保持信息畅通,共同塑造学生的诚信品质、自立自强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