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分析
 
更新日期:2019-07-17   来源:职教论坛   浏览次数:27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载者,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新工科的提

 
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载者,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新工科的提出,给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其思路可以概括为:依托学科专业建设,明确学科定位,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培养,加大应用性课程的比例,提高专业的市场适应性。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个性化培养目标
在任何国家,高等教育的价值都是由社会的认可度决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下,大学毕业生则必须接受社会的严格筛选。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国普通高校同质化现象明显,新工科建设,要想与众不同,能够形成自身特色,也必须采取差异化战略,以周边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明确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及反馈等核心环节入手,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准入机制、课程质量评价机制以及课程信息公开机制。
(二)注重融合,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办学基础
地方本科高校主要资源与经费都严重依赖地区财政,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落实新工科理念,必须注重融合,从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到创新创业的融合,甚至是学科融合,通过融合,扩大人才培养体系的开放性,激发办学机制的创造性,提高人才培养对新经济、新产业的适应性。通过融合,产业与学校、科研与教学,乃至学科之间多元协同,信息融通,共享资源,不断完善办学基础。
(三)优化师资,强化实验室建设
随着地方本科高校不断扩招,师资问题是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薄弱环节。地方本科高校行新工科建设,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优化师资,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目前我国硕士、博士每一年的毕业人数很多,理论课程类师资的优化补充一般问题不大,比较困难的是培养与引进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师资,尤其是教师的技能需要较长时间生产一线的实践锻炼才能提高。另外,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强化实验室建设,制定经过科学论证的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规划,有序增加软硬件的投入,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围绕专业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新工科背景下,必须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课程体系上,着力提升基础理论课程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支撑度。专业课程要注重专业性(专业知识的的广度与深度),又要强调学生的个性,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设置课程,因材施教。实践课程必须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专业能力实践机会,提高职业适应度。此外,拓展课程也必须围绕专业能力开设,注重专业面的拓宽,形成学科交叉优势,提高学生知识创新与关联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分析

下一篇: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