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创新
需求与资源矛盾分析
[摘要] 技术创新需求与技术创新资源是一对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生产要素、市场、区位、技术和企业战略等几个方面。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是国际联合技术创新。
[关键词]技术创新;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
The paradox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mand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ourc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Abstra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mand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ources are a couple of contradictions which are reflected in many ways like production, marketing, location, technology and enterprise strategy etc. The international joi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one of the useful ways to solve this problem.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TNC); Developing Country
一、 技术创新需求与技术创新资源的矛盾
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必然会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制约。由技术创新需求而产生技术创新活动,但技术创新活动又会受到生产要素、市场等因素的限制。如果技术创新资源无法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就形成了所谓的技术创新资源瓶颈,技术创新活动将难以顺利进行。
假设技术创新活动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当技术创新需求与技术创新资源发生矛盾的时候,做出退让的往往是技术需求一方:一项新的技术,即使存在技术上的先进性,有限的市场资源也会阻碍其转化为现实的商业利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拥有更多的创新资源,因此创新可能边界范围更大,创新活动成功的可能性也大。而发展中国家创新环境较为恶劣,遇到的技术创新资源短缺的情况要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多。
但是,如果把技术创新活动放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单独一个市场的资源无法满足创新需求时,就可以通过寻求在新市场的拓展(事实上是一种国际联合技术创新活动)得到解决。##end##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比国内企业拥有更多的创新资源,面向更广阔的市场和投资空间,其创新可能边界向外大大地拓展,并具有了一定的弹性。
二、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创新需求与资源的矛盾分析
广义的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了生产要素、市场因素、区位因素、技术因素和企业战略等方面。本文下面结合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一) 生产要素领域
根据技术创新对生产要素的影响不同,可以将技术创新区分成要素节约型和要素节约与耗费复合型两类。
要素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特别是中性技术进步,可能会带来社会资源的闲置,如土地抛荒、生产能力过剩、失业等。要素耗费与节约复合型技术进步则可能带来资源的短缺、新技术不适用等问题,同样会导致比较优势的丧失,加剧技术创新需求与技术创新资源间的矛盾。
(二) 市场领域
当企业在国内市场接纳技术创新成果时,希望面对更广阔的市场。如果此时国内市场受人口、收入水平等原因影响容量不足,企业就会向外扩展。一些小国的企业就是这样走出国门的,例如瑞士的雀巢公司,如果只在拥有几百万人口的瑞士国内发展,雀巢公司恐怕无法取得今天的市场地位和每秒1000杯咖啡的消费量。
一种在技术环节和生产环节(经济性方面)都可行的新产品或新工艺,仍可能因为不适应国内需求而不为市场所接纳。这时,如果放弃该创新,转而开展下一项创新,会造成创新过程中投入资源和技术手段的极大浪费。而如果此产品符合国外的消费需求,则可以以零成本或相对低的成本地将新成果移植到国外,这就形成了国际贸易或海外投资。
技术创新根据技术变化程度的不同分为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和根本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或称重大创新),两者在经济活动中所起到作用有很大差异。
1.渐进创新与市场结构
渐进创新指新技术在原有技术基础之上变化不大,甚至仍依赖原有技术,这时两种技术之间是互补的关系。由于,较先进的技术可以更好地支持新技术运转,因此新技术对当前技术领先的厂商有更高的价值。如果新技术是平均分配给所有厂商的,那么市场份额、规模较大的厂商更可能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他们将继续保持自己在产业内的领导地位。而小厂商会因学习、模仿的基础较差而产生技术创新扩散、应用的效果。
如果考虑了创新方对新技术的保护问题,那么不同市场地位的企业寻求技术创新的动机就至关重要。熊彼特认为大企业的新技术研究和开发动机更强,原因是厂商越大,新技术研究和开发固定成本就可分摊到越大的销量上,创新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也就越小。而小企业在新技术下获得的收益相对较小,对渐进创新形成的互补技术也缺少创新动力。
总之,渐进创新往往强化了原有的市场结构,并使市场更为集中。
2.重大创新与市场结构
重大创新产生的新产品、新工艺是在原有技术上的突破,与原有技术形成的是替代关系。如果重大创新不仅带来了新产品,更带来了新的产业,那么其发展过程将遵循三个阶段的变化。首先是流动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创新没有分享已建立的市场,所以最初市场规模很小,缺少消费者的关注,厂商数量也很少。但随着后续的创新行为(不局限于技术创新)的开展,市场规模发生变化,厂商数量增加,市场由高度垄断向垄断竞争方向发展。当市场竞争者众多,并呈现群雄并起,技术发展轨道百花齐放的局面时,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减弱了。之后产品创新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工艺创新,市场竞争者数量逐步减少,直到由主导设计(也是重大创新)终结为止,这一阶段是转换阶段。产业发育进入转换阶段后,市场竞争者很少,市场结构过渡成为传统型垄断,产品竞争集中在产品价格上,产品性能差异不大,创新数量逐步减少,市场份额渐趋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大创新有两次,一次是形成新产业出现的首次产品创新,另一次是作为产业发展分水岭的主导设计,它们分别标志着市场结构的转换契机。
重大创新的上述特点,造成了不同市场地位厂商的创新动机差异。这构成了市场结构状况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在这一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如熊彼特提出垄断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因为创新是一项不确定的活动,除非企业有足够实力,否则难以承担创新风险,同时,也正是由于创新导致的垄断利润的产生激励了创新的出现。而后来的学者如阿罗(K. Arrow)认为完全竞争比垄断的市场结构更有利于创新,但无论何种市场结构都低于社会期望的最优状态。上述观点都有部分学者的实证研究作为各自的立论基础,难以形成统一的体系。因此,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也是技术创新研究者投入精力最多,也是争议最大的领域。[1]
一般来说,由于区分了重大创新与渐进式创新对原有技术存在的替代或互补效应,如再引入沉没成本的概念,则可解释不同企业对创新类型的有目的选择。沉没成本“指以往决定而非现在所能灵活调剂的那部分成本”,“沉没成本对企业未来的决策,一般不再发生重大影响”。[2]技术创新导致新技术的出现,对原有技术本身及物化的技术(如机器设备、人员技能等)产生了更新淘汰的作用,这是沉没成本出现的重要原因。通常市场地位领先的企业会选择技术变化程度较小的新技术,防止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威胁现有市场地位。而相对弱小的企业则情愿挑战技术变化大的新技术,以求取得目前尚不可及的超额利润。这也正是厄特拜克所说,“今天的领导者绝不是下一代新产品的领导者”,“技术变化也许不是公司的头号杀手,但它无疑是公司显现病态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 区位因素
当前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区位特征在微观与宏观方面呈现不同的特点,从宏观角度来说,跨国公司的海外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美国、欧洲和日本,即所谓的“大三角”地区。[3]
以美国为例,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R&D支出最集中的10个国家中,除巴西和澳大利亚外,都分布在“大三角”内,1997年美国海外研发有77%集中在这些国家。从美国海外研发机构的分布来看,1997年,186家海外研发机构中,有150家是在“大三角”内,占海外机构总数的81%。目前在美国的715家外资研发机构中,有667家(93%)来自“大三角”内部。[4]
1990年之后,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投资的地理分布不断分散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成为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投资的新兴市场,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纷纷到海外建立技术创新机构。以美国为例,美国在以色列、墨西哥、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新兴市场研发投资的增长十分迅速,近年来对中国、印度等国的技术创新投资发展尤为迅速。而发展中国家对美国进行研究和开发投资的增长速度也非常迅速,中国1992年到1997年在美国的研究开发支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13.3%。[5]
另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所从事的研发活动的性质也正在发生变化。最初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从事的研发活动大多数是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对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或所谓的“小修小改”,都属于技术当地化的活动。近年来,这些技术创新活动不断逐步深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行为正逐步融入跨国公司的技术全球化框架之内。
(四) 技术因素
1.关于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
通常,同是工业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不存在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的问题,技术选择比较容易。而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或者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就要考虑“适用性”的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认为,引进的技术应该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有所不同,必须考虑本国的资源秉赋问题。
对哥伦比亚、巴西、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纺织、纸浆、造纸行业的调查显示,这些行业的加工过程各步骤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技术,各技术所需的劳工和资本的数量是不同的。以卷烟制造业为例,可供选择的技术有从每分钟卷两千支香烟的自动化机器到手工操作、由简单而便宜的工具辅助的技术。资本密集型技术由3人来操作就可以完成,而劳动密集型技术需要由40名工人才可以生产,两种技术的产量是相同的。
技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转移,也存在着“技术适用性”等问题,这时的技术适用性更需考虑市场的需求变化。
现在,发达国家消费者对发展中国家产品“价廉物不美”的固有观念普遍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的业务扩展。例如,韩国的三星电子产品在进入欧美国家之初,只属于低端产品,产品大量在超级市场销售,成为低收入阶层的首选商品。三星电子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投入巨资进行广泛的营销活动,重塑企业形象,将商品从超级市场柜台上撤下来,建立了企业品牌专卖店、也打入了高级商场,最终建立了高档产品的企业识别形象。[6]
2.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
技术有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之分,核心技术是指那些具有基础性、带动性和高附加值的技术。核心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也是企业形成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核心技术创新并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唯一途径,企业可以针对自身特点和经济技术实力,采取市场导向的策略,大力进行非核心技术创新。[7]
例如,海尔的小小神童洗衣机并没有多少核心技术的创新,而只在于领先向市场推出了容量更小的洗衣机,迎合了家庭对第二台洗衣机的需要。近年来,海尔集团推出的新品接连不断,这些非核心技术的创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8]
但非核心技术创新易被模仿,所以企业要把创新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持续保持创新能力,才能领先于竞争者。
(五) 创新策略因素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需要在学习型创新和竞争型创新间作出选择。所谓学习型创新投资,这是指技术后进国对技术先进国进行的“逆向”投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某种先进技术或管理技能以加速技术累积的速度和动态效果,换句话说,技术后进国学习型创新投资的用意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学习型创新投资的意义在于:首先,这一模型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后进国)创新投资现实的,强调了发展中国家是可以在对外投资领域有所作为的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其次,由于学习型创新投资是发生在技术创新导入市场之前的,多数情况下是针对研究开发行为的,从而向前扩展了技术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对解释投资点前移问题有现实意义;最后,在于该模型符合了创新投资的实践,无论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还是当前中国企业发展的现实,通过到发达国家技术、信息集中的地区投资,开设“窗口型”或“技术收集器”型企业已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学习、发展、竞争三部曲的必经阶段。
三、解决IN—IR矛盾的方法
解决创新需求(IN)与创新资源(IR)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是国际联合技术创新。所谓国际联合技术创新,是在共同的市场需求要求下,利用设立于不同国家的技术创新机构所拥有的资源要素(如资金、人才、技术等),联合创造新产品、新工艺、开辟新市场、取得创新利润的跨国界行动。
国际联合技术创新方式有很多,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国家主导,引领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科学研究;另一种是由企业出资金、出人员,与其他企业和研究机构一道从事技术创新工作。
国家主导技术创新活动,主要是针对重大的、长期的基础研究领域开展,如以一国为单位,在国与国之间进行合作的方式,典型的是围绕科技最前沿的航天、生物科技等领域展开的。[9]
由企业主导的国际联合技术创新包含以下三种方式。
(一)企业之间的国际联合技术创新,实际上是国际技术创新领域的企业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达成的一种技术合作创新协议,目的是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
(二)企业内的国际联合技术创新,即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国际化,就是跨国公司把科学技术知识生产和供应活动从跨国经营企业的母国转移到具有较高技术创新实力的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以利用当地雄厚的技术创新优势或者丰富的人力资本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三)企业与其他技术创新部门的联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唯一承担者。高等院校、盈利和非盈利的独立科研机构各自存在着优势,某些情况下承担着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重任。企业将自己的合作伙伴扩展到企业之外的其他机构,可以充分形成优势互补,有效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科技资源。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跨国公司内部的技术创新国际化相对于其他国际联合技术创新方式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40-59.
[2]蒋殿春.跨国公司与市场结构.商务印书馆.1995.北京:166-181.
[3][瑞士]R.Boutellier.O.Gassmann.M.vonZedtwi.未来竞争的优势-全球研发管理案例研究与分析.曾忠禄等译.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33-34,37.
[4]Vittorio Chiesa. Evolutionary patterns i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1996.7/2:5-15.
[5]杜德斌.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区位模式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00-101.
[6] 郑亚川.三星酒后顿悟.知识经济,2002年5月:82-85.
[7] 邓晓岚、陈功玉.企业的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月:119-121.
[8] 李玉刚.非核心技术创新-当前中国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1.11期:18-21.
[9] 陈恒. 国际联合技术创新对改造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工业技术经济.2006.4: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