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郭知运献《凉州》
 
更新日期:2019-07-19   来源:文献   浏览次数:26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凉州》由唐代西凉府都督郭知运所献。《乐府诗集》引《乐苑》载:《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郭知运,两《唐书》都有传,且内容

 
《凉州》由唐代西凉府都督郭知运所献。《乐府诗集》引《乐苑》载:“《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郭知运,两《唐书》都有传,且内容基本相同。他“壮勇善射,颇有胆略”,开元二年(714)秋,他率众击破了吐蕃的入侵,因此被擢为“鄯州都督”和“陇右节度使”。开元四年至六年,他又取得了一系列对突厥和吐蕃战争的胜利,官位不断得以升迁。开元九年,“郭知运卒于军,赠凉州都督”。如前所述,唐之凉州即宋时之西凉府,而郭茂倩作为北宋时人,他就以当时的“西凉府”代指唐代的“凉州”。因此,郭茂倩说《凉州》系“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献,也是正确的。
关于献乐的具体时间,李上交《近事会元》认为是在开元六年(718):“唐明皇开元六年,西凉州都督郭知运进。又有新凉州,并在宫调上宫。”据《新唐书》记载:“开元五年,(郭知运)大破吐蕃,献俘京师。明年,复出,将轻兵丙夜至九曲,获精甲、名马、牦牛甚众。既献获,诏分赐文武五品以上清官及朝集使三品者。”可见,郭知运曾于开元五年、六年两次入京献俘,他有可能于开元五年或六年献上《凉州》,因此,认为“开元六年,郭知运献《凉州》”的结论是片面的。还有学者认为“不排除郭知运另外派遣他人入朝献曲的可能。”这种可能是比较小的,因为他既然有两次赴京面见皇帝而献乐的机会,为何还要委派他人?
《凉州》也是著名大曲,它来自西凉之地。据《开元传信记》记载:“西凉州俗好音乐,新制曲曰《凉州》,开元中列上献,上召诸王便殿同观。”[][29] 51《碧鸡漫志》亦载:“予谓凉州必自西凉来。”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也说:“今乐府所传大曲,皆出于唐,而以州名者五:伊、凉、熙、石、渭。凉州今转为梁州,唐人已多误用,其实从西凉府来也。” 可见,《凉州》源于西凉是毋庸置疑的。
《凉州》既融入了中原乐舞的因素,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乐舞色彩。如前所述,《凉州》产生于西凉之地,此处在历史上就是胡汉杂居交融之地。据《通典》记载:“凉州(今理姑臧县),周时为狄也,秦匈奴既失甘泉,又使休屠、浑邪王居其地。”,凉州在周时为狄族之地,秦时又被匈奴占据,直到汉武帝时,才征服匈奴,并在这里“置武威郡”。东汉、魏、晋“因之”。魏晋时,并置“凉州”。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并据之”。北凉沮渠蒙逊亦尝“迁都于此”。后北凉为后魏所灭,后魏亦谓此地“武威郡”。隋炀帝初,复置“武威郡”。唐初,李轨割据于此。武德二年,唐朝收复此地,“复置凉州”。由《通典》的记载可知,自汉至唐,此地曾为氐、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所占领。同时,这里也曾为中原政权征服过,因此也有大量汉人居住于此。胡汉人民在这里和睦相处,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就包括乐舞艺术。《凉州》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中产生的,因此,它兼具胡汉乐舞的特点。任半塘先生在《教坊记笺订》中说:“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献皇宫廷发展而成唐时著名大曲,《凉州》选用西凉乐,以清商为主,参合胡乐而成的混合大曲。”即是说,《凉州》以汉魏六朝的乐府音乐为主,同时也吸收了优秀的胡乐成分。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也说:“凉州音乐既融合了胡乐的因素,又保持了中原音乐的本色,但它又不同于其中的任何一种,这样就使它听起来既有浓郁的异国情调,又不乏亲切熟悉的中原风格。在中世纪早期的远东,凉州音乐曾经风靡一时。”,《凉州》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就在于它充分吸收了胡汉乐舞艺术的精华。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郭知运献《凉州》

下一篇: 郭知运献《凉州》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