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先秦道家的生态美学意识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生态学报   浏览次数:31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先秦道家的生态美学意识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生态美学资源。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从生态美学原则、生态和谐思想

 

先秦道家的生态美学意识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生态美学资源。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从生态美学原则、生态和谐思想以及生态循环意识等方面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见解。先秦道家所蕴含的朴素的生态美学意识对于当今生态美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先秦道家;生态美学;美学意识

生态问题正日益成为人们今天所关注的话题,人们的生态意识在逐步增强。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它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联系,从审美层面来阐释生命联系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它对人的精神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也就是说它更多的强调是在人敬爱、欣赏大自然的过程中,大自然对人精神的丰富回馈,包括对人心灵的净化和提升以及带给人精神的巨大愉悦”。 [1]正确认识这些生态意识对我们今天的生态实践将会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正如西方科学家、思想家李约瑟所说“道家的思想和行为,不外对传统的反抗,对社会的逃避,对自然的热爱与研究……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2]

一、“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生态美学原则

先秦道家认为,人类与宇宙的根源就是“道”。先秦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认为自然之道是宇宙万物所应遵循的根本规律和原则,人类应遵守自然之道,决不为某种功利目的去破坏自然、毁灭自然。这里包含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无为、与自然协调的哲理。

《老子·二十五章》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自然是“道”、天、地、人所遵循的根本法则。老子的“自然”有“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意思,鱼在水中游是“自然”,鸟在天上飞是“自然”,万物都有自然之理,天、地、人、“道”都遵照本身的自然规律发展变化。“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道”遵循的是自然而然的原则。“自然而然”就是美,“道法自然”形成了“生态之道美”的自然主义审美意蕴。《老子·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老子·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法自然”既是《老子》中自然观的体现,又是生态美的重要特征。‘大自然’体现了道的原则和精神,所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3] 道之本性是自然、生态,离开了“生态之自然”,也就不成其为“道”,生态之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王弼《道德经注》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法。”[4]就是说道本身无所作为,而应顺应事物之自然,表现了一种自然生态的无为之道,这种“道”,体现了生态美的意蕴萌芽,“道法自然”也就成了生态美学的根本原则。##end##

庄子继承了“道法自然”的思想,《庄子·天运》说:“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所以,《庄子·秋水》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膳性》说:“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分,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可见庄子所赞赏的是自然而然的状态,庄子认为,人与万物有着共同的本原和共同的法则,这个共同的本原和法则就是“道”,正是“道”把天地万物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道家讲“道法自然”,讲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落实到人的实际行动之中,就是要做到“自然无为”。在《庄子·应帝王》中庄子说:“无为名师,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联。”这里的“无为”显然是“不为”。又如《庄子·在宥》说:“君子不得已而莅临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这里的“无为”显然是“不为”,但并不是一切都不为,而是为我所为。庄子明确反对外在的人为强行破坏事物之内在自然本性的做法,呼吁“无以人灭天”(《庄子·秋水》),对待自然,人类就当“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庄子·达生》)。庄子强调要顺应自然之道,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庄子·天运》),因为“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庄子·渔父》)“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用天下而不足”(《庄子·天道》),无为,才能使万物滋生,用之不尽。庄子把既懂得社会发展规律又懂得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真人”、“至人”,“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庄子·大宗师》)“真人”处处与自然协调,叫做“与天为徒”。而那无视自然规律,随心所欲,叫做“与人为徒”,这种人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天与人不相胜也”,人终究战胜不了天,自然的客观规律是人的意志改变不了的。既然如此,就需要认识自然规律,“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庄子·天道》)天地、日月、星辰、禽兽、树木都有其内在的本性和规律,所以人类必须顺应自然之道,倘若刻意用外力改变自然,“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庄子·在宥》),就必然造成“云气不待足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盖以荒”(《庄子·在宥》),以及“灾及树木,祸及止虫”(《庄子·在宥》)的灾难性后果和生态危机。

对此,李约瑟指出“简单地说,道家确信人们在更多懂得自然运行的规律之前,是没有能力真正治理好人类社会的;道家有两条有名的格言:‘自然’和‘无为’。‘自然’即事物依其本性自然地发生发展;‘无为’即不要强制而要允许事物依其本性按自己的规律发展,丝毫也不要违背自然意愿。他们甚至这么认为,如果人们任其自然,遵循自己本性的支配,那么,一切都会和谐地相处。强迫人们做他们所并不真正愿意做的事情,就有可能使他们受到损害和屈从于压力。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会有一种自然的合作,自然的幸福,那么世界将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活乐土”。 [5]

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和谐思想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之大美的根源,就在于万物的和谐与平衡。大自然只有自在自为的存在,才能保持自身的和谐,和谐的生态环境必然是美的。生态美学最根本的属性就是它的生命性。在庄子看来,万物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平等的,他的名言是:“以道观之,何足贵贱”(《庄子·秋水》,以他的观点来看,物各具其性,各得其所,我们不应该把此物视为主,把彼物视为宾。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作为万物中的一分子的人类有什么权利去把现象界的事物分等级、定尊卑呢?我们怎可以视“我”的观点为唯一正确的观点,并把这种观点强加在他人和他物身上呢?在道家看来,只有万物平等,“物各自然”才能造就真正的天籁,才有真正的美可言。这就是自然万物不仅是我们的同类,在本质上与我们是同等的,而且更与我们有一种亲密的关系,它是我们的朋友与知己。所以古人说:“与梅同瘦,与竹同清,与柳同眠,与桃李同笑,居然花里神仙。与莺同声,与燕同语,与鹤同唳,与鹦鹉同言,如此话中知己。”[6]因此之故,古人在与自然接触时,常常能够将心比心,以一种同情的态度为它着想,总是考虑到它的天性、它的要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道家从来不以一种粗暴的态度,也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万物;相反,他们对于自然万物,从来都是尊重的、平等的、仁厚的和细心的。道家向往回归自然,追求“以天合天”,人与物为一,通过遵循自然规律的方法以求的精神的自由。因此,他们很少去破坏自然,而总是去力求适应自然。

《老子·二十六章》说:“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就是说从宇宙生态角度看,各种生命形式固然有着千差万别的表现形态,但都离不开生死枯荣,循环往复这一基本形式和规律,故在本质上是平等的、自由的、一致的。老子还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五章》),老子的这一思想在庄子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庄子在《齐物论》中,明确指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秋水篇》中,庄子假借河伯之口问道:“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大小?”他还假借北海若之口答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以差别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锑米也,知毫米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从道的角度看,万物齐一,物无贵贱;从一己的角度看,势必贵已而轻物;从世俗的观念看,只能“遵循富贵在天,生死由命”的思想;从数量关系看,就会因为它大就说它大,这样万物都会被看做大,就会因为它小就说它小,这样万物都会被看做小,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天地之大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粒小米,毫米虽小也可将其看做大山,这是从数量角度难以比较的。

从美丑角度来说,最美的和最丑的在本质上也是一样的,“故为是举莛为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齐物论》),

人与万物是平等的而且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着的,它们同源同根,都是“道”在自身的大化流行过程中的产物,它们之间构成一个和谐完整的体系,是生态和谐之美的一部分。在与东郭子论道时,庄子将这一思想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东郭子问于庄子曰:‘何为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汝惟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知北游》)“蝼蚁”、“稊稗”、“屎溺”象征自然界中渺小、卑贱、肮脏的东西,庄子通过生动、形象、风趣的比喻说明,即使这些东西的存在也是合乎“道”的,是大自然精心安排的结果。庄子在《逍遥篇》中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吹也。”即使是一粒尘埃,看起来与天地之气毫不相干,事实上却是息息相通的。因此从道的角度看,自然万物绝无高低贵贱之分,有用与无用之分。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人类只有忘情的投身于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实现物我同一、天人同一、与道为一。

“人与天,一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庄子·山木》),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于天在本质是同一的。也把人看作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本为一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要求人的行为都应与天地自然保持和谐统一,“与麋鹿共处”。在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文化历程中,历代的文人骚客都在他们的诗文中传达着他们对天人合一的真谛的体悟。程颐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怡然自得的心态;王维在他的“明月松间照”、“人闲桂花落”一类的山水诗中传达了人景相依的情怀;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也是在物我为宜的感受中提升着自己的心灵境界。

三、“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生态循环意识

   老庄生态美学思想不仅注意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生态平等意识,而且他们还注意到了自然界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以及循环活动,在动态平衡中实现依生、竞生、共生的和谐之美。

《老子·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指出,我从万物的同生长发展中,观察到了循环往复之理,自然万物,纷纭复杂,各自又回到自己的根上。现代生态学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生态循环系统,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系统中分别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同的角色,维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动态平衡,这和两千多年前老子的思想有着深刻的一致性。

而庄子通过对自然界的周密观察,已初步觉察到食物链的存在,“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且甘带,鸱鸦耆鼠”(《庄子·齐物论》),人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以植物、动物为食,麋鹿吃草,蜈蚣吃虫,老鹰和乌鸦则爱吃臭老鼠。而且,万物之间又是相互转化的:“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庄子·知北游》),没有“臭腐”的滋养,便无法生长出“神奇”的生命,这说明庄子对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庄子·寓言》篇中,庄子更为明确的提出“天倪”、“天钧”的理论,包含着“万物不同相禅若环”生物链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庄子说:“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为天钧。天钧者,天倪也。”(《庄子·寓言》)这就是说,庄子认为,各种事物都有某种属性,但以其不同的形状相互连接。从开始到最后互相紧扣好像项链,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其相比,这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循环变化的等同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天钧”。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子进一步从“万物齐一”的角度论述了“天倪”。“何谓何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异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化声之相待,若真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从《庄子·齐物论》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深刻寓意:其一,形成事物项链的重要原因是事物之间同一性与差异性,所谓是不是,然不然;其二,形成事物项链的根本原因是它们都“寓诸无竟”,也就是万物都有其共同的本原“道”,陶渊明所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其三,“天倪说”阐述了宇宙万物在生态链上普遍共生的基本规律。从《老子·四十二章》来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何。”这实际上也包含着“万物不同相禅若环”的生物链思想,反映了事物在同一环链上的差别性和同一性的统一。从差别性看,“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组成同一环链上多层次的生命系统,反映生态的多样性,其中最高生命系统是“道”。这样,自然界的物种因杂交、变异、进化等机制,由某一物种派生出相关的物种群,形成有序发展的生态关系美。从同一性看,自然物都是“道”的派生物,所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老子·五十一章》),万物都是“道”这个统一体分裂成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交合又形成一个新的和谐的统一体。也就是说,自然万物都是阴阳二气交感后成的和谐产物。这样,自然界通过自然万物的交流融合、协同合作、循环往复,最终实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在《庄子·至乐》篇中,庄子注意到了物种变化的微妙性,指出自然万物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之中:“种有几,得水则为继,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干馀骨。干馀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这里“几” 是微小之义,古汉语中“机”与“几”互通。整段引文说明,万物都是从微小的“种子”依次演化出“陵舄”、“乌足”、“蛴 螬”、“胡蝶”、“鸲掇”、“乾余骨”、“颐辂”等,最后演化成人,人死后又回归到原初的种子。所以庄子认为,万物呈形体不同,但却相互衍生,从而构成生物循环演化。庄子的关于“事物都是从微妙的地方出生,而又最终返回到微妙的境界中去”的思想,应该说是庄子关于生态循环运动规律的伟大发现。

综上所述,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确立人类的统一意识,确立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意识,是人类共存和发展进步的关键。先秦道家生态美学意识的出现,既是对人类现实困境的回应,反映了人类对完整的、幸福的人类生活的寻求,同时也是对现有美学理论的突破。先秦道家的确是人类目前豪奢生活状态下返朴归真的参照系,先秦道家不损害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直至刻守俭朴的生活,从另一方面提供了我们的哲学反思——人的本质和时空限定性。先秦道家生态美学意识以其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美学智慧和艺术精神,体现了古人热爱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的宽广博大的情怀,对大自然灵性的深刻领悟以及对自身品格升华的追求。那恬静淡泊的自然美品格,纯朴真诚的真美形态,雄浑磅礴的壮美气度,那种包容天地,涵盖万有的宇宙情怀,人与自然的高度谐和、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正是当下生态美学孜孜追求、努力召唤的理想境界。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始懂得自然对于人类的意义。大道无言,自然无语,人作为自然的承担着,作为自由自觉的特有的存在,完全有能力承担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重任,将绿色怀给大地,将清洁还给空气,将蓝色还给天空和海洋,也将幸福完整的人类生存还给人,从而营造出一种绿色的、诗意化的生存。

[参考文献]

[1]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1

[2]李约瑟.道家与道教[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97-198

[3]潘显一.大美不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18

[4]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M].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278

[5]李约瑟.中国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268-269

[6]陆绍珩. 醉古堂剑扫.[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66

Taoism Eco-Aesthetic Ideology in pre-Qin Dynasty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richful eco-aesthetic resources,which representative by Lao zi and Zhuang zi in pre-Qing Danasty,who express the ecological viewpoint from three parts,which means eco- aesthetic principle,eco-harmony idea and eco-recycle.

The plain eco-aesthetic ideology has deeply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y in todays′time.

Key words: Pre-Qing taoism;Eco-aesthetic;Aesthetic ideologe




 

上一篇: 先秦道家的生态美学意识

下一篇: 先秦道家的生态美学意识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