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医药卫生 » 正文
中医院校预防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
 
更新日期:2019-07-23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浏览次数:53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发挥中、西医临床特色学科优势,逐步体现特色人才培养。中医药院校多以中医药、中西医为特色,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上将中医治未病与预防医学相结

 
1发挥中、西医临床特色学科优势,逐步体现特色人才培养。
中医药院校多以中医药、中西医为特色,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上将中医“治未病”与预防医学相结合,能更充分地发挥中医院校培养预防医学类专业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中医院校相比西医综合类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在同质化的前提下有差异化培养,这样才能体现中医院校特色人才培养,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培养模式,在这方面各院校都在进行不断探索。就目前特色培养而言,首先应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中医学导论和中医基础类课程,其次鼓励或引导学生选修中医类其他重要相关课程,再次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中医名家、大家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与中医中药有关的临床实践、文艺、社会活动等,通过这些培养要求使学生在学校渐进学习过程中逐渐将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和中医药知识融会贯通,将中医思维和知识融入三级预防实践中,逐步探索中医院校预防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
2加强中医院校地方高校的优势,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指出实践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2010年Frenk J在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发文提出以系统导向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医学教育改革,文章指出“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是相互依存的,两个系统应互相沟通并交换信息,培养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医学人才”。
目前我国开办预防医学类专业的中医院校承担着为该地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各院校与当地省市疾控中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实践机构联系紧密,最有条件建立与疾病控制、健康促进有机结合的实践基地。实践基地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将学生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一线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疾控专家、食品监督管理和营养学专业人员与高校教师有机结合起来,才真正体现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有实践基地老师讲授应急学案例分析等课程,学生可到实践基地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以及相关竞赛等项目;可适当增加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参观实习和现场采样等见习课程,让学生到现场采样测定污水中余氯含量;可利用课外研学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组织的到实习基地实践训练等。中医院校可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搭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教师指导下充分使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主性学习。
3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医教协同”培养模式推进,为适应医学环境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变化,培养创新型、交叉型、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急需。社会需求和就业分布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决定导向作用。目前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依据西医院校实行的5年制和三段式培养模式,即1-8学期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9-10学期学习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及专业实习。现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模式陈旧、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训练少,已不适应现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对高素质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新的历史时期要求预防医学人才应该具备基础、临床、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实际运用的能力,并具备该领域所需综合素质及相关的要求。综合性院校如复旦大学已经探索建立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建立与预防医学“整合式”培养的新模式,该模式能很好地适应医学人才对健康中国建设的新要求。
当前中医类院校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预防医学生专业思想稳定性欠缺,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及发展抱有疑虑,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尚欠合理;专业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等。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中医类院校可在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发挥其独立专科院校的优势,在为地方进行人才培养方式上可灵活机动。可探索预防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如与临床医学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学生学习 1-2 年后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如果修够各自专业所要求的足够学分,毕业后可拿到双学位和双毕业证书,这样两个专业学生可各取所需,各补短板。在其基础上可推动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与医学专业和学科交叉融通。
实际上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被全球公认有效的公共卫生教育体系,美国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是建立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基础上,即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进行公共卫生核心知识技能培养前已具备临床医学学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医院校预防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

下一篇: 中医院校预防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