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遵循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以及教学设计原则
 
更新日期:2019-07-24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19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遵循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规律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需要在一定的物质和社会生活双重环境下,以生活体验为基础,教育熏陶和自我

 
1、遵循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规律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需要在一定的物质和社会生活双重环境下,以生活体验为基础,教育熏陶和自我修养为具体手段,知、情、意、行相互作用,进而协调发展的过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全部问题均由此提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
(1)遵循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一致性规律。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和感悟,“道德认知过程自觉不自觉地遵守着从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道路”。课堂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沟通德育与智育的中介性活动,德育与智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并行不悖、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取道德知识的过程更是如此。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坚持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的一致性,切忌将二者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
(2)遵循“启迪”与“内省”相结合规律。一方面,思想道德情感的产生是外在的情景、舆论等因素对学生刺激的结果,深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是学生不断反省、扩展和内化自身生活信念的心理演变过程。道德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基于自身生活情感体验,经过内在的矛盾斗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要使思想品德知识与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把知识内化为情感、信念和意志,外化为行为与实践,完全靠一味的“灌输”以及理想化的道德标准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没有经过自身的思想斗争、观念冲突无法产生真正的道德体验,形成具有内在约束力的自我道德架构体系,以及笃定的道德价值信仰,也就不能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中的现象,破解生活中的难题,从而解除思想上的困惑,才能走出道德迷茫。
(3)遵循认知与行为统一性规律。道德“知”、“行”是德育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作为道德行为的先导,道德认知越是全面、越是深刻,越能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进行自觉的道德行为选择。然而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在现实矛盾面前学生的表现往往是脱节的,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面前行为取向趋于“利己”,在个人与他人关系上行为取向趋于“冷漠”,这种“知行分离”的现象表现为道德知识不能外化为道德实践,内化为为人处事的理念,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强化道德规范的传递,尤其是法律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等,同时加强行为规范的落实,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诚信、损坏公物、打架斗殴、搞小团体、以大欺小、偷盗、勒索”等失范行为应在教学内容中突出。
2、坚持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落脚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包括预设教学目标,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筹划教学过程等。以皮亚杰为代表的构建主义学习观理论认为:知识是由认识者的认识能力、实践活动、兴趣和价值观所选择和构建的结果,知识的学习不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生成”的过程,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信息搜集者。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日益强烈的主观和能动的生命,随着中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展,各种需要处理的关系日益增多,因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直面其成长中的问题,满足其发展需要,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于鲜活的生活主体之中,贯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原则,才能引领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各种关系。倘若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思想品德课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七年级、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程当中有诸多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如“珍爱生命”、“学会调控情绪”、“学会拒绝,保护自我”、“交往的品德”、“男女交往”,在教授这些知识要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在选择素材时要与同学们实际情况相吻合,并将它编到教案实例中,教育才能具有针对性,其德育才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2)坚持教学的“导向性”。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社会现象善恶难辨,学生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所有问题难以通过抽象的教学活动予以解答。只有把握好正确的方向、掌握好科学的方法,才能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思想品德课要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起导向作用,其教学设计就应强调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立场和方向,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道德修养方法。如七年级、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程当中,教会学生基本的为人处世、道德修养:如,在人与人交往中应“自尊与尊重他人”;在丰富多样的情绪面前应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在行为取向上应“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在生活中应“做有高雅生活情趣的人”等。
(3)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思想品德课程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在认识、体验与实践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实现学生对教学理论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思想品质形成发展的过程,这个教育目标实现的规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统一规律,倘若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离开了实践,将失去理论的科学性,取而代之的是教条化和空洞化,学生难以真正信服,也难以把握。也就是说,“道”即理论观点,“德”即道德品质,要使“道”变成“德”,必须通过道德实践活动,使“知”与“行”和谐发展。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坚持认知和行为的统一性,正确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如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中对挫折的认识以及如何有效应对挫折,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即使知识要点学生能对答如流,但不代表就能理智面对“挫折”,具备了坚毅的意志,初中学生往往意志薄弱遇上困难容易逃避退缩,或是心灰意冷,为此教学要善于“导之以行”,积极引导学生处理实际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如“考试失利”、“与父母、同学闹矛盾”、“被别人误解”等情境,通过在实际的挫折中去应对、去锤炼、去磨砺,才能真正拥有坚韧的意志,离开实践的操练一切理论只是空谈。
(4)坚持“启发”教学。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在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上推崇启发诱导,知、情、意、行统一,寓教于乐的道德教育方法。学生不可能自发产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社会是“格物致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思想道德观念也是社会环境的产物,需要通过外部灌输并结合自身的“觉悟”来实现。但是,这种“灌输”并不是生硬的、强制的说教的代名词,也不能通过“我讲你听,我说你会”的传统“填鸭式教育”来实现,更不是传授者自以为是甚至“越俎代庖”,而是依据初中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质,对学生循循善诱,启示和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动,引导学生投入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启迪学生自身的觉悟,通过“自省”将“灌输”的外在“条件”内化为“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教学目的和教材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创设问题情境、典型案例、视频、图片等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层层深入、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觉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就是 “启发教学”原则。
(5)坚持正面引导。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道德信念,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和心理特点,欲促使学生学习社会主义道德常识、培养道德情感和意志,坚持正面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教学途径,合理、适度运用“鉴别”教育乃至“反面教材”的教育方法。以班杜拉、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观理论认为良好的习惯通过观察模仿在榜样的示范下经自律内化为行为的准则,以之评判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自身言行要为学生作好示范,同时教学中坚持正面引导原则,通过例举身边的好人好事来传递正能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善于弘扬社会模范昂扬向上的道德精神和正能量,用高尚的道德品质去感染、感化学生。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北师大师生座谈会上提出好老师的“四有”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人品、师德、学识构成了一个教师的形象、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的迫切希望。在一项关于“你最看中教师身上具有的品质是什么?”问题的调查中,选择人品(人格魅力)和师德(职业操守)两项的共占89%。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良好道德的塑造者更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行为楷模,所谓“正人先正己”,自身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诸如: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仁爱、公正等,无形中为学生树立了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向上的言行才能影响、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道德素养得以升华。否则我们的教育很难有说服力,让学生信服,增强德育的信度。正所谓“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就是最好的教育。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遵循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以及教学设计原则

下一篇: 遵循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以及教学设计原则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