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产生差异的思想根源
 
更新日期:2019-07-24   来源:教育评论   浏览次数:18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集体观念、强调集体,因而就形成了一种群体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

 
(一)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集体观念、强调集体,因而就形成了一种群体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只有集体的利益实现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利益。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直以来,重义轻利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注重群体的利益。正因为这种观念,使得大多数中国人树立起对国家、社会、家庭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自觉地担负起各种社会责任,形成鲜明的参与意识和忧患意识。另一方面,中国的语文教育也注重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参与管理活动、文体活动和娱乐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群体、信任群体的意识,与同学互相帮助,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
相反,西方人崇尚的是个人意识和个人价值。美国个人主义表明美国人喜欢追求个人自由、个人独立、自由思考和选择他们喜欢做的事。只要是在法律的范围之内,没有人会去干涉,即使长辈、兄长也无权干预 。与中国父母不同,美国的父母很少替孩子做决定,而是与孩子进行商议或让孩子自己做决定。长此以往,这种思维方式使得美国人很少依赖别人、父母或社会,习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独立生存和发展。但这种过于独立的思想,使得美国人不注重个人对家庭的责任与义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方式,使得整个社会都被置于一种人情冷漠的环境中。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中国人偏重于形象思维,而西方人则更倾向于抽象思维。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具体体现在:文字、诗歌和散文。中国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就是依据自然之物刻画成的。甲骨文是一种与原始文字相距较近的文字,跟后来的文字比较,保存了很多早期文字的特点。象形成分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在甲骨文中,直接象形字大概保存了近三分之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是一种是直接模仿某种物体形象,然后将图案刻画在龟甲上、兽骨上产生的文字,形象性非常强。由此可以得出,中国人是非常善于运用形象思维的。
在西方,抽象思维比形象思维则显得更加突出。在科学研究中注重采用逻辑推导和抽象辩证的方法,往往不依据事物外部形象。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是建立在对希腊语言的研究和感悟的基础上的。他在归纳前人逻辑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形式逻辑体系从而为西方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之后,抽象思维逐渐成为西方人主体思维。
(三)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
系统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另一种方式,系统思维也称综合思维。这种思维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使中国古代文明处于世界前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系统思维包括“整体宇宙观”、“统筹管理理念”、“系统生态农学”等部分。中国传统哲学主张人与万物的和谐统一,主张“天人合一”和“知行统一”的最高境界。对万事万物从来不讲求仔细剖析,追根溯源。这种思维方式导致的结果“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由此可见,中国人逐渐习惯于把天地宇宙看作一个整体,不对具体事物做具体分析,而是从全局的观点进行综合研究。
与中国人不同,西方人则偏好分析性的思维方式。在西方哲学中,人们始终把自然事物当作自己的认知对象,渴望探求宇宙的奥秘。他们认为,人类的根本任务就是揭示宇宙的奥秘、同自然作斗争,实现征服自然。在这一哲学的指导下,西方认知理论得到了特别的发展。因而,他们采用的思维方式也逐渐由综合思维发展到分析思维。其后,伴随着西方文艺复兴的发展,自然科学逐渐分化为物理、化学、医学、天文等各自独立的学科门类。正因为采用分析性思维,近代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才能不断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
(四)曲线思维与直线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曲线的、圆形的。因此,在表达时通常采用含蓄、婉转的方式。提倡不直接说明,不仔细阐述,而是采用朦胧暗示的方式表达出来。中国人在写文章的时候,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外之意往往超过文章本身。这就需要用曲线思维去理解。中国人眼中的天是圆形的,宇宙也是圆的。正如南北朝民歌所表达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体现。所以中国人在表达时喜欢委婉表述,不直接表达。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的思维方式。欧几里得集大成的《几何学原理》是直线的,亚里士多德关于逻辑学、物理学的理论也是直线的。人们长期受这样文化的洗礼,思维方式也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因此,西方人喜欢直来直去,直截了当地表达信息,不喜欢拐弯抹角。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产生差异的思想根源

下一篇: 产生差异的思想根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