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服思维定势
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一出生就会接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在母语文化环境中成长,所接触的一切都与母语文化有关,尤其是接受一种文化,很容易形成对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优越感,不知不觉地把母语文化作为其他文化的标准,这就是思维定势。具有定势思维的人,一方面在跨文化交际中总是以自己国家的社会习惯和交际方式与别人进行交际,其结果注定失败。另一方面,在交际中对其他国家人很容易产生“刻板印象”,不能客观地对待另外一种文化,丧失应有的社交敏感。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尽量克服思维定势,从多种途径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习俗,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采用灵活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际,确保交际的成功。
(二)增强跨文化适应能力
跨文化适应是第一次接触新文化环境,逐渐适应新文化的过程。“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末Schumann创建的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中的概念。文化适应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认识能力,即对新语言、新文化的学习能力。情感能力,即对异文化具有积极的态度并主动融入新文化生活。行为能力,即有效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般的异文化适应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即我们熟知的蜜月期、挫折期、调整期和适应期。蜜月期表现为刚刚接触异文化,对异文化充满好奇,渴望深入了解;挫折期表现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注意到文化之间差异,衣食住行处处不习惯,产生迷惑、沮丧、失落的情绪,甚至讨厌异文化,产生“文化休克”现象;调整期表现为调整自己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从心理上努力适应并接受异文化;适应期表现为已经能从心理上接受异文化,并且能熟练的在异文化中进行交际。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不断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实现跨文化适应,从而减少交际障碍和冲突,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三)求同存异
即使是相同民族的人在面对一些问题时都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更何况不同民族国家的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难免会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交际障碍。面对思维方式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冲突,我们应该求同存异对待思维方式差异。需要运用人类思维统一性原则,注重分析不同民族思维的共性与个性。扩大思维方式相同的部分,缩小思维方式不同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另一方面,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要针对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尽量排除母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以目标语言的思维方式进行跨文化交际。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因思维方式差异而导致的沟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