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分析
 
更新日期:2019-07-24   来源:教育与职业   浏览次数:30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的过程,要受到青少年自身发展特点、学校教育状况、家庭关系氛围、社会环境、国家法律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青

 
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的过程,要受到青少年自身发展特点、学校教育状况、家庭关系氛围、社会环境、国家法律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是进一步提出有效对策的前提和基础。
1 青少年成长阶段的敏感时期
心理学上,把人从十一岁到十八岁的成长阶段定为青少年时期。长期研究青少年暴力问题的心理学家王洁教授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十几岁的少年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心理上还不成熟,情绪不太稳定,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增强,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受到传媒网络暴力因素的感染,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行为解决事情。”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身边的事物有了自己的思考,但是此时的认知还不完善,思想上容易走向偏颇。而且,青少年的情绪波动比较明显,很难把握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对待事物缺乏理性思考,做事容易冲动。假如青少年长期受到消极心态的影响,无法摆脱挫折与失败的阴影,青少年就会造成“心理迷失”,从而引发校园暴力。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缺位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也是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首先,青少年在学校里面很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无法接受到与个人自身成长阶段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从而造成心理健康知识的空白,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和排解,容易导致青少年心理扭曲,引发校园暴力的行为。其次,可能有些学校也会定期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在中学里面并没有心理学专业的老师任教,一般都是教育学、管理学或班主任兼职担任学生的心理教师,这些教师很难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内容和核心要点,大大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效果。再次,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简单,往往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依赖于书本知识、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乏味枯燥,与青少年的实际生活相脱节,无法达到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最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各级教育部门衔接不到位,大多数的心理咨询室或机构是挂名在学生管理部门,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许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日积月累,造成了“心理扭曲”的不良后果。
3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引发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学家王洁认为:“当今社会,许多家长忙于工作,缺乏与孩子的交流,忽略了孩子的成长。现阶段,独生子女占据了大多数,娇生惯养,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私的性格。”家庭是塑造青少年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的道德素质、家庭氛围、教育观念及家庭结构组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缺少爱护、缺少关心的家庭环境中,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青少年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期得不到关怀和肯定,在困难面前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安慰,从而使其心理上处于戒备状态,心情压抑,形成孤僻、好斗的心态。很多父母保证了青少年充足的物质基础,忽视了道德品质的教育,对子女过分溺爱,导致青少年形成了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错误认知,使青少年容易产生暴力倾向。
4 社会风气恶化的不良效果
青少年身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首先,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千变万化,功利主义、享乐思想充斥着青少年的头脑,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其次,现代传媒技术发展迅猛,网络信息四通八达,很多带有暴力色彩的影视、文字新闻、网络游戏等充斥着社交空间,青少年对这些外在影响的辨别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受到恶劣行为的感染,进行盲目崇拜;最后,大量的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很容易引起青少年的模仿行为,产生不良效果。
5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从法律层面上来讲,校园暴力行为是一种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象,校园暴力的产生与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我国在校园暴力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健全,缺乏针对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在现有的相关法律中,存在很多不适宜或不切实际的条款,比如我国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明确指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由于这一条款的存在,很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会受到法律规范的约束,从而降低了法律条文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震慑性,使得校园暴力比较猖狂。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分析

下一篇: 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