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太平经》政治思想的伦理诠释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教育与职业   浏览次数:47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太平经》政治思想的伦理诠释[①]【摘要】道教经典《太平经》的政治思想富含伦理意蕴,立致太平的政治目的凸显其伦理支点;反映

 

           《太平经》政治思想的伦理诠释[①]


【摘  要】道教经典《太平经》的政治思想富含伦理意蕴,“立致太平”的政治目的凸显其伦理支点;“反映农民利益”的政治属性体现其道德理想;“融道入儒”的政治特征展示其伦理思维;“以道教化”的政治内容彰显其伦理机制。研究《太平经》政治思想的伦理内涵,不但可以挖掘《太平经》深邃睿智的政治伦理思想,而且为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模式提供了文本资料,具有深远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太平经;政治思想;伦理

一百七十卷的《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一部重要经典,思想内容涉及到哲学、宗教学、政治学、伦理学、史学、语言学、美学、养生学、音乐学、心理学等方方面面,不一而足。其中,以政治思想为数最多、论述最详、争议最大,而且富含伦理意蕴。笔者欲从政治目的、政治属性、政治特征、政治内容四个方面对《太平经》政治思想进行伦理诠释与分析,旨在彰显《太平经》深邃睿智的政治伦理思想。

一、政治目的凸显《太平经》的伦理支点

对于《太平经》的政治思想,王明先生曾经做过这样的评价:“从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主张,到天地间万物共养人的道理一贯性,做为原始道教理论的一个方面,不仅是尔后道教史上绝无仅有的思想,而且其通俗透辟感人肺腑的力量,也是当时世俗的政治家所望尘莫及的”,[1]P258评价之高可谓道教经典之最。《太平经》卷帙浩大、内容丰富,“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2]包含哲学、政治学、宗教学、伦理学、养生学等各种思想,但其主旨十分明确,政治思想非常明显,在《太平经》中篇幅最多,论述也最详,是地地道道的一部谈论治国为政之道的神学著作,“汤用彤先生指出,《太平经》亦为安身治国之方,颇含黄老无为之理”。[3]P33《太平经》曾多次提到“政治目的”:##end##

“其为道乃拘校天地开辟以来,天文、地文、人文、神文皆撰简得其善者,以为洞极之经。帝王案用之,使众贤共乃力行之,四海、四境之内,灾害都扫地除去,其洞治清明,状与天地神灵相似,故名为大洞极天之政事也”;[4]P87“第一善者,去其邪辞,以为洞极之经,名为天洞极政事”;[4]P348“乃怜帝王在位,用心愁苦,不得天意,为其每具开说,可以致上皇太平之路”;[4]P33“吾乃上为皇天陈道德,下为山川别度数,中为帝王设法度”。[4]P216

这说明《太平经》的主旨是为帝王治理天下、安定社稷而献策,政治意味浓厚,此“政事之文”的目的就是为使“帝王立致太平”,故以“太平”为书名。对于“太平”,《太平经》是这样解释的:

“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执平也。”“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4]P148~149“太者,大也;大者,天也。天能复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经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为经,地以岳渎山川为经”。[4]P718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太平经》的政治目的就是通过为帝王制定效天仿地的一整套施政兴国的措施,缓和紧张的社会矛盾,实现一种“治太平均”的理想社会。由此,“《太平经》就是道教祈求太平盛世的经典”,[5]P103“立致太平”成为《太平经》政治思想的伦理支点,所有的政治主张、政治实践都是紧紧围绕这个支点展开的。

二、政治属性体现《太平经》的道德理想

政治属性反映了阶级归属,不但其地位得到合法认可,而且在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其利益的存在。所以,通过分析某种思想的政治属性,可以在伦理视阈中折射出利益主体的理想追求。

学术界虽然对于《太平经》“致太平”的政治目的没有多少分歧,但在为谁“致太平”的政治属性上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太平经》是纯粹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反对农民革命;一种观点认为《太平经》虽然在政治上反映了统治阶级利益,但又充分体现出对时世的不满,同情人民群众,谴责为富不仁者,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卿希泰先生认为,由于《太平经》内容庞杂不一,所以在这部书中,既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内容,又有“部分思想,反映了当时农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使之成为农民起义的武器。”[6]P95他把这种思想称为乌托邦思想,认为其在《太平经》的表现就是,认为天地间的一切财物都是属于公共的东西,大家共同享受,不应该为少数人所独占、为少数人据为私有。很多学者赞同卿希泰的观点,认为《太平经》的道德“理想”虽然是一种幻想,“但这个幻想实际上是人民对封建王朝腐败统治的曲线谏言,侧面进攻。它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所以带有一定的人民性,显然是一种进步的思想。”[7]P38《太平经》描绘的社会蓝图虽然不动人,“但也给受尽苦难的人民以极大的精神寄托,使之簇拥在太平的旗帜下,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8]P70所以《太平经》具有理想国的特点。从《太平经》经济思想出发,我们也看到《太平经》要求建立人人参加劳动,财产公有,平均分配,节制消费等社会经济生活秩序,这些思想基本符合劳动人民的利益。《太平经》并非全部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它的一些观点和主张,恰恰反映了劳动农民的愿望,富有道德理想色彩。

传统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统治地位的稳固,在一定范围内也“体恤”民情、关心民生,从这一点上看,《太平经》部分思想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的结论是令人信服的,我们应该把握阶级分析方法与阶级斗争方法之间的区别,进一步还原《太平经》所蕴含的为底层大众服务的道德理想追求。

三、政治特征展示《太平经》的伦理思维

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要通过某种学说、某种思维表现出来,《太平经》“融道入儒”的政治特征展示了它不同于其他道家伦理的思维模式。

《太平经》做为道教经典,既根源于道家思想,又发展了道家思想。在政治思想的特点方面,除了彰显道家黄老之学、体现人们对汉初“无为而治”下“太平盛世”的缅怀与向往外,由于《太平经》产生于儒家伦理盛行的汉代,所以《太平经》不可避免的要与儒家思想融合,呈现“融道入儒”的政治特征,“从政治思想的角度看,该书除了具有道家的思想特点外,还融合了大量的儒家思想,把儒家思想道教化”。[8]P65所以,《太平经》的社会政治思想具有儒家伦理的逻辑思维。

经过加工后的儒家思想在《太平经》的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其政治的价值趋向于伦理化、道德化。比如“孝”,“《太平经》从吸收儒家那里继承了儒家的重要学说‘孝’,继承了儒家的中和学说,并且进行了改造和总结,做出了一些有自己特色的加工,经过传教以及以后道教徒的推阐,它们深刻地影响了封建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中去”。[9]P78而且《太平经》十分重视对家庭的整治,不但提出“父慈子孝”的齐家思想,《太平经》“作者还要求人们将孝这一家庭伦理拓展到政治领域,转化为‘忠’这一政治道德”,[10]P34这是儒家政治伦理中典型的“移孝为忠”思想,要求臣民都要遵守“忠” 这一政治道德,力争做一个“良臣”、“顺民”,“不但自孝于家,并及内外。为吏皆孝于君,益其忠诚,常在高职,孝于朝廷”,[4]P593当然,君王也要为民着想,否则老百姓也会造反,君主地位会被推翻。这样,儒家的“三纲五常”也成为《太平经》作者所倡导的规范,有迎合当时统治者的意味。所以,《太平经》中所说的“尊道贵德”已经突破了道家思想的局限性,道儒结合使其“崇尚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主张以封建道德教化众人,以去除社会上的邪猾佞伪巧,使社会不至纷乱”。[11]P81在某种程度上,《太平经》的政治主张可以称为“道、德、仁”之治。

总之,《太平经》很多政治思想是与汉儒一致的,道儒结合非常融洽,在某种程度上主动或被动地使用了儒家的话语,接受了儒家的思想,处于尊儒和教化的双层伦理控制,以伦理的完善作为社会政治完善基础的思维方式。

四、政治内容彰显《太平经》的伦理机制

伦理机制是传统政治伦理与现代政治伦理的共同点,一般包括制度机制、德性机制、心理机制,由于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其政治伦理的机制更倾向于后两者。《太平经》做为传统经典,它的政治伦理机制可以通过其政治内容表现出来。

1、“君、臣、民关系” 彰显其政治伦理的德性机制与心理机制。

君、臣、民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以及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的重点内容,《太平经》虽然是道教经典,但也不例外。《太平经》强调君、臣、民三者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尽其职,甚至把君、臣、民的关系比喻为一个人的心、股肱、手足的关系,“夫帝王,天下心也;群臣,股肱也;百姓,手足也”。 [4]P726提出君明、臣良、民顺三者“相须”的理论:“君者须臣,臣须民,民须臣,臣须君,乃后成一事,不足一,使三不成也。故君而无民臣,无以名为君;有臣民而无君,亦不成臣民;臣民无君,亦乱,不能自治理,亦不能成善臣民也;此三相须而立,相得乃成,故君臣民当应天法,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为一家也”。[4]P150君臣民关系处理好,社会将会出现一番“太平之气”:“颂声作矣,万物长安类,百姓无言类,邪文悉自去类,天病除矣,地病亡矣,帝王游矣,阴阳悦矣,邪气藏矣,盗贼断绝矣,中国兴盛矣,称上三皇矣,夷狄却矣,万物茂盛矣,天下幸甚矣,皆称万岁矣”。[4]P192

当然,在封建社会里,君臣民是不可能做到“共为一家”的,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三一为宗”的思维模式把天道观与政治观合为一体,淡化了君尊臣卑、君为臣纲等封建等级观念的君臣关系,在神学思想的威慑下,君主可以在限度范围内爱惜臣民,采取一些利民措施;官吏不至于太胡作非为、鱼肉百姓,这样人民的生活就安定一些,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经》能够体现一些“民本”思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用现代的眼光看,我们认为这种动态的君臣民三者“相须”的观点,对于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建设、行政管理制度建设也有借鉴的价值。

另外,为了处理好君臣的关系,《太平经》还劝诫君王要善于纳谏,其理论依据是“天地之性,下亦革谏其上,上亦革谏其下,各有所长短,因以相补,然后天道凡万物,各得其所”,劝诫君王在纳谏问题上一定要“大慎”,否则,“臣有忠善诚信而谏正其上也,君不听用,反欲害之,臣骇,因结舌为瘖,六方闭不通”,[4]P102后果将会是很严重的。

在《太平经》“君、臣、民关系”这层政治内容里,彰显的是其政治伦理的德性机制与心理机制,正是通过(君、臣)个人美德的张扬来缓和社会的矛盾,通过个“以道为教化”的心理培育来维持政治伦理的正常运行。《太平经》既有传统政治伦理机制的共性,又有其个性,那就是通过一定的神学思想(不善就要受到上天的严厉惩罚)来约束君、臣、民的行为,以企达到“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一事”的理想境界。

2、“道、德治国方略” 彰显其政治伦理的制度机制

与汉初的黄老思想一样,《太平经》也是极力推崇道家“无为而治”的,在文本中数次出现的“垂拱而治”就是真实的写照,“垂拱无为,弃不详也;圣主大兴,其民相亲也,恩及下愚,是其王也;天道好生,以安上也;下愚不争上之庆,天下幸甚,莫不归王也”。[4]P307认为君王只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不详之灾自消,天下莫不安定。基于此,在治理国家的方式方略上,《太平经》虽然提出“十治”的数目,但认为主要还是其中的三种方式:道治、德治、武治。道治最佳,德治次之,武治最劣,“上古…用道、与行道,时道王;…中古兴用德,则德王;…下古…兴用武,则武王”。[4]P232用道治治理天下,政治清明而人民长寿;用德治治理天下,政治稍逊道治;用武治治理天下,将会导致国家混乱,吏民频繁造反。由此折射出《太平经》“尊道贵德”、“ 重德轻刑”的治国思想。

《太平经》在治国方略上是反对尚武的,文中不止一次提及这一点。“(今)尚勇力自轻,令使传相治,因而相困,反更相克贼,迭相愁苦,故天下人无相爱者,大咎在此”;[4]164“急断金兵,敢有持者,悉有重罪,即时火灾灭除,其治太平,天下莫不言‘善哉’”;[4]226“失几何,灭绝几何,更起或即复,或大久大败,久乃能复也,故小毁则疾复也”;[4]373“帝王以治,不用筋力,能知行此,夷狄自伏,性之不已成真人。故圣人之教,非须鞍揣击而成,因其自然性立教”。[4]725由此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太平经》深受老子“不以兵强天下”思想的影响。

《太平经》在治国方略上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就是它的用人思想。《太平经》已经认识到任用贤才对于治国的重要性,认为“赐国家千金,不若与其一要言可以治者也;与国家万双璧玉,不若进二大贤也。夫要言大贤珍道,乃能使帝王安枕而治,大乐而致太平,除去灾变,安天下,此大贤要言奇道,价值多少乎哉?故古者圣贤帝王,未尝贫于财货也,乃常苦贫于士,愁大贤不至,人民不聚,皆欲外附,日以疏少”;[4]P128“自古者诸侯太平之君,无有神奇道也,皆因任心能所及,故能致其太平之气,而无冤结民也。祸乱之将起,皆坐任非其能,作非其事职而重责之,其刑罚虽坐之而死,扰不能理其职务也。灾变连起,不可禁止,因以为乱败,吉凶安危,正起于此”;[4]204甚至提出“聚众人亿万,不若事一贤也”[4]P370的口号。而且,它还对用人方式提出了进一步具体的措施,即“审其署置”。这种求贤若渴的用人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今的用人制度。

《太平经》在治国方略上还包括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太平经》已经认识到“民”的重要地位,“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也。无民,君与臣无可治,无可理也”。[4]P151《太平经》的“民本”思想也没有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实实在在地关心“民生、民意”,这主要表现在解决民众的“三急”上。《太平经》认为,“天下大急有二,小急有一”,[4]P43大急为“饮食、男女”,小急为“衣服”,用现代的话解释就是温饱问题与人口问题,此为农业社会的大事,“守此三者,足以竟其天年,传其天统,终者复始,无有穷已。故古者圣人以此为治也,其余不急,召凶祸物者悉已去矣”。[4]P44经济是政治的基础,这是“道本”,生产问题(包括人口生产)不解决,统治地位就不稳定,所以告诫统治者节俭致太平,这是对老子道家“无为而治”、“少私寡欲”思想的改造与发挥。此外,在民生问题上,《太平经》还提出“救穷周急”、“禁止酗酒”、“反对杀女”等进步思想。

总之,《太平经》在“道、德治国方略” 这层政治内容里,彰显的是其政治伦理的制度机制,虽然制度的完善与现代政治制度伦理不可同日而语,但面对东汉末期的政治阴暗局面,作者能够大胆地提出如此“民主”的政治伦理主张,已经是很难得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了社会秩序的良序运行,仅寄托于君主的个人美德、伦理取向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牢固的,其政治伦理机制具有了现代内涵。

结语

《太平经》的政治思想富有伦理色彩,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政治伦理思想,它成为调节、调整当时人们(君臣民)政治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其中所蕴涵着的‘天’、‘君’(德)、‘民’三者互动关系,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更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国传统伦理政治观的滥觞”,[12]P34体现出较高的政治伦理控制价值。研究《太平经》政治思想的伦理内涵,不但可以还原《太平经》神学经典的政治伦理思想,而且为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提供了文本资料,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明.道家与传统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后汉书·襄楷传》

[3]赵永建.汤用彤对<太平经>与早期道教关系的研究[J].哲学研究,2004(8).

[4]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丹道(增订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卿希泰.试论<太平经>的乌托邦思想[J].社会科学研究,1980(2).(同样的观点还见:

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P121.)

[7]朱永龄.略论<太平经>哲学、政治思想[J].上饶师专学报(社),1987(1).

[8]杜洪义.<太平经>社会政治思想浅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1).

[9]龙晦.论<太平经>中的儒家思想[J].中华文化论坛,1996(2).

[10]吕锡琛.<太平经>的心理学思想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0(4).

[11]李养正.<太平经>的天道观及其治平思想[J].中国哲学史,2000(1).

[12]于树贵.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中国传统伦理政治观的滥觞[J].伦理学研究,2003(3).


 

上一篇: 《太平经》政治思想的伦理诠释

下一篇: 《太平经》政治思想的伦理诠释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