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赋予劳动素质在人才质量标准体系中的独立地位
 
更新日期:2019-07-24   来源:教育探索   浏览次数:24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一直把培养新型劳动者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并提出人才质量标准问题。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一直把培养新型劳动者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并提出人才质量标准问题。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首次提出了德智体“三要素”的人才质量观。196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确立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
邓小平坚持“三要素”人才质量观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深化了对生产劳动的认识,认为生产劳动不单指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科学实验也是劳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目标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时代的新要求,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思想。2000年,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江泽民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纵观新中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其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即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德智体”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一方面肯定了劳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逻辑和客观上却把劳动置于教育的对立面:劳动不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内在的质素,而是独立于教育或教育目的之外的存在。毛泽东强调教育对生产劳动的依赖,以生产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作为改造师生思想的一个重要手段,邓小平、江泽民认为不仅教育对生产劳动有所依赖,而且生产劳动对教育也有所依赖。无论是教育对生产劳动的依赖,还是生产劳动对教育的依赖,都排除劳动是教育的本质诉求。
“三要素”或“四要素”论反对人才质量标准的单一性,特别突出社会主义道德在人才质量标准中的首要突出的地位,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但二者都否定劳动在人才质量标准中的独立地位,具体表现为两种认识和做法。其一是把劳动作为德育的一部分。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劳动教育就界定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 毛泽东从改造知识分子的角度提出知识分子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认为这是改造知识分子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使之无产阶级化的重要途径。显然,这里也突出的是劳动的德育功能。其二是把劳动作为德、智、体、美四育的手段和方法。劳动不过是培养“德智体”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手段,依附于“德智体美”,为“德智体美”的四育服务。离开了“德智体美”四育,劳动在教育中似乎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劳动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看到了劳动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却不愿赋予劳动在教育目标中的独立地位。然而,教育的本质和劳动素质本身的要求都决定了劳动在人才质量标准体系中应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位置。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固然要具备特定要求的道德、智识、身体、审美等素质,但其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劳动能力,深层次还要求具有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态度,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和意志。简而言之,劳动者还需具备劳动精神,这些素质显然是“德智体美”等要素无法涵盖的,也不能单纯通过“德智体美”的教育实现。不仅如此,在人才质量标准体系中,劳动要素是核心,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和真正目标,具有比“德智体美”四要素更高位的价值。劳动要素是“德智体美”四要素的灵魂,为“德智体美”的教育设定了方向,离开了劳动要素标准,其他四个要素就会失去方向,不知所从。劳动不是“德智体美”四育的手段,相反,“德智体美”教育要服务于劳动者劳动素质的培养和劳动发展目标的实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赋予劳动素质在人才质量标准体系中的独立地位

下一篇: 赋予劳动素质在人才质量标准体系中的独立地位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