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青年高知群体价值取向的若干悖论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知识产权   浏览次数:34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青年高知群体价值取向的若干悖论摘要: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理想信念与现实的矛盾,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

 

青年高知群体价值取向的若干悖论


摘  要: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理想信念与现实的矛盾,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若干二律相反的现象,探讨和研究青年高知群体级价值取向的知行分离现象成因与对策,引导他们较好地做到知行统一,是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关键词:青年高知群体  知行分离  对策

“道德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1]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群体,但现实中,青年高知群体却普遍存在着理想信念与现实的矛盾,当我们审视他们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时,发现其经常处于若干悖论中,这种知行背离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探讨和研究青年高知群体价值取向的知行分离现象成因与对策,引导他们较好地做到知行统一,是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一、青年高知群体价值取向的若干悖论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的道德价值取向,解决青年高知群体价值取向的知行分离问题,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采取问卷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对山东省2个科研单位、4所高等院校的800名高级青年知识分子进行了调查。从总体上看,当代青年高知群体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然而,在青年高知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理想信念与现实的矛盾,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分离现象甚至相悖的特征。

1.较高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上的矛盾状态。从问卷调查和座谈情况看,绝大多数高级青年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具有正确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对政治问题不盲从,而是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其中,对政治感兴趣的占47.65%,一般的占48.12%,不感兴趣的只占4.23%,在“您对社会主义是否充满信心?”中选择“充满信心”的占56.10%;在“您对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否满意?”一栏中,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47.45%在“如果您现在不是党员,那么您将”一栏中,选择“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占58.12%;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日益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能带领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占77.8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代高级青年知识分子主流是好的,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持有拥护、认同的态度,体现出了较高的政治热情。##end##

尽管绝大多数青年高知群体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对现实政治有着较高的评价,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社会上的腐败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牵涉到自身利益时,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门,千方百计地请客送礼,一边愤世嫉俗,一边逢迎世俗,在认知和行为上呈现出二律背反。在入党问题上,有58.12%的青年知识分子选择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但近年来,社会上特别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青年知识分子党员比例偏低,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偏少,甚至出现部分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不愿入党现象,则表现出理想的崇高与现实追求的相悖性。

2.青年高知群体在道德立场上的“重义轻利”,认为德性是安身立命之本,主张以集体为重以大局为先的高尚人格与其道德行为选择低于理性认识水平,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实现的特征明显相悖。

在调查中,当问及他们“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答“服从集体利益”的占43.56%,答“两者兼顾”的占53.14%,答“以个人利益为重”的占3.30%。当问及他们最厌恶的社会现象是什么?  “腐败”被列为第一位,人数达38.6%;再问“如果行贿能解决您急需的问题,您是否行贿?”,答“肯定不会”和“不会”的占39.21%,而答“肯定会”;“看情况定”和“说不清”的占60.79%。在对“目前您的最大成功期望是什么?’的回答中,选择出国发展、高经济收入、较满意的住房分别占39.16%、23.34%、19.67%,这表明出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经济收入及住房已成为影响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调查表明青年高知群体在道德认知上接受或认同“正直”、“诚信”、“责任心”等优秀道德品质,呈健康向上的趋势,自立、竞争、公平、效率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但青年高知群体注重外在的物质享受,忽视精神的内在素养的提高,行为价值功利化,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的现象凸显,这种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背离是当今部分高级青年知识分子道德人格的外显。

3.青年高知群体内心世界崇高追求的亢奋和面对现实的烦恼与失落的二律相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大部分高级青年知识分子具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但是现实中存在的行贿、受贿和形式主义等腐败现象,又会使他们感到失落、迷茫、无奈和心灰意冷。调查中,对在“您对社会主义是否充满信心”一栏中,选择“充满信心”的占58.03%,选择“半信半疑’、“没有信心’和“说不清”的分别占11.12%、5.32%和25.52%;对“您对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否满意”的回答,“满意”的占32%,“非常满意”的占15%,“一般”、“不满意”和“说不清”的各占29%、15%和9%。认为中国共产党目前状况不容乐观的占23%;由此可见,部分高级青年知识分子对我国现状和前途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不够坚定。

4.高级青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栋梁精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应是当今社会永恒的主题,但青年高知群体对社会的贡献与受社会重视程度不相统一。高级青年知识分子知识渊博、有专业特长,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科研、教学等工作的最前沿,为科教兴国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今天,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青年知识分子应当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尊重。为了改善知识分子待遇,我们国家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就我们调查情况看,目前的落实情况却与广大青年知识分子自身所期望的相差甚远。例如,问“您感到自己是否受周围人和社会的尊重”,答“很受尊重”的只占17%,“一般”的占77%,“不受尊重”的占7%;问“您感到受人尊重的原因是什么?’,答“学识水平高”的只占17%,答“为人处事谦和”的占66%,答“对所在单位和社会贡献大”的占13%;调查还显示,他们的最大苦恼是挣钱少、住房难。这充分表明,全社会尊重科学的观念和意识还没有形成,这种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极大地影响当代高级青年知识分子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由上可见,当代青年高知群体的价值体系是一个矛盾体,既有值得褒扬的成分,又有令人忧虑的因素。他们的内心世界既有追求的亢奋,又有烦恼和失落,诸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认识与行动的矛盾、现代与传统的矛盾、内在与外地的矛盾,无不造成青年知识分子双重价值观的困惑,亟须求得理性认识上的升华。

二、青年高知群体价值取向知行分离的原因分析

根据翔实的调查和深层次的思考,我们认为形成青年高知群体思想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本身的特性使然。从伦理学的角度讲,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相比,前者比后者更难以实现。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和行相互作用、辩证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认知是前提和基础,它对道德行为起支配和调节作用,道德行为则是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作为中介,道德行为是在知、情、意基础上,通过一定训练才能形成。这个过程需要主体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需要道德情感的支撑作用和道德意志的定向作用,同时还需要排除各种外界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困扰。因此,即使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如果作为知行转化内部条件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弱化,必将使道德知行转化出现困难,从而使道德表现出知易行难的特征。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失真”现象,刺激了青年高知群体价值取向知行分离现象的蔓延。这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实际工作弱化;德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德育工作注重强调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对道德的理解不能深入到行动层面,过分重视先进性道德的提倡,忽视宣传广泛性的道德要求;德育评价时只强调“知”的评价标准,忽视甚至几乎没有“行”的评价指标。

3、社会转型的影响,道德评价标准出现混乱。马克思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2]。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往往用本利益集团的道德评价标准来衡量道德行为,当该道德行为与评价主体所持的评价标准不一致时,就出现了个人道德行为与社会或他人道德评价标准的冲突,形成道德知行冲突,同时社会变革又让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强烈的冲击,致使传统的道德未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出现新的调适和生长点。一些旧的道德规范失去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的约束作用,而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就导致新旧社会体制和道德观念的摩擦较多,致使青年高知群体的“知行不一”便有了产生的温床。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对利益追求的强化,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其一,由于社会政策对个人利益的承认和肯定,多元化的所有制,致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经济收入差距明显加大,形成了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于是青年人追求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兼容性。其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部分青年高级知识分子政治意识淡化,求利欲望强化,人际关系“物化”,滋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甚至放松对政治价值观念的探求,注重眼前利益和自身发展的状态,表现出信仰危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有明显差距。

4、行政管理中存在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导致部分青年高级知识分子政治意识淡化。比如,评定职称时,看重论文和外文的水平,而忽视政治思想和教书育人的表现。凡此种种的政策导向,必然会使部分青年高级知识分子埋头于业务,不关心政治。同时,基层党组织工作不到位也挫伤了一些青年高级知识分子的政治上进心。目前,科研机构或高校基层党支部的负责人一般都是业务骨干兼职,不少还是行政负责人,日常工作忙,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投入不足,主动关心少,单向接受汇报多,双向思想交流少,甚至个别基层组织对青年高知群体求全责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青年高知群体的政治上进心。

三、青年高知群体价值取向知行统一的引导

对策之一: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基层党组织应当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必须明确地意识到:确立青年高知群体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引导青年高知群体的成材动机和价值取向才是党组织做好高知青年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坚持德育首位意识,既要强化德育理论,又要加强德育实践,同时,针对青年高知群体研究制定科学的德育评价考核体系和考核机制。

对策之二: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观念。

要改变旧观念,重新回到人这个出发点,就要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原理,从人的两重性出发(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针对人的思想问题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从人权思想出发,平等待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把“理”与“情”结合起来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肯定个性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上,还应该坚持正确的导向。在较好地为青年高知群体提供良好的成才环境和政策支持条件的同时,引导青年高级知识分子在做出人生选择时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将个人的成才与社会的需要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在为社会做贡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对策之三:青年高知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现实。

青年高知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主体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好这项工作不能仅靠单纯的价值灌输教育,而要依靠青年人的自我教育这一实际。即应重视青年高知群体的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以价值分析取代价值灌输。因此,要注重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即对青年高知群体进行外在的积极强化,又注重引导青年高知群体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心理内驱力的有意刺激,注重其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内在动力的提高。

对策之四:构建青年高知群体自我教育能力的系统,培养青年高知群体的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青年高知群体的自我教育能力的结构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它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包括各种不同层次的能力;在“知”的方面;有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在“情”的方面,有自我体验、自我激励的能力;在“意”的方面,有自我调节、自我命令的能力;在“行”的方面,有自我训练,自我监督的能力。这些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自我教育能力的系统。

重视青年高知群体的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以价值分析取代价值灌输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新时期工作的重要课题。在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激发青年高知群体自我教育的动机,调动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内在积极性,使他们能把党组织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要提高青年高知群体对自我的认识,培养和提高青年高知群体的自我认识能力,只有当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用精神力量进行自我约束、检查自己、严于自己;要注重指导青年高知群体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青年高知群体掌握了自我教育的方法,就能在实践活动中从自我设计走向自觉提高,从被动接受教育走向主动争取教育,加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总之,积极引导并做好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依赖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在强化和青年人自我教育所产生的内在动力,去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涉及的生活中更广阔、更深层的方面,即人的正确的生活意念和目标。一旦这种生活意念和目标建立起来,那么正确的价值观和内在的实践社会规范和准则的动机就随之形成,青年高知群体才能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才能树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知与行的真正统一。

————————

参考文献

[1]张继缅,中华儒学精髓[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上一篇: 青年高知群体价值取向的若干悖论

下一篇: 青年高知群体价值取向的若干悖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