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保护》课程性质和特点
在我国,《植物保护》是许多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多以《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作物病虫害》、《植物病理》、《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等课程开出。 1980年,徐汉虹主编《植物化学保护学》教材,其后,不同相关的教材相继出版,但大多知识重叠,创新不强,社会适应性较差。 目前,涉农专业开设的《植物保护》课程均设置了理论与实验教学2个环节,很多教学方式多以“满堂灌”为主,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差。 且多是无集中理论学习,再进行实践教学,且实践教学开设较少,很多学生对生产上常见的病害认识不够, 多是课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根本识别不了病害在植物上危害时的病害症状,对于如何防治更是无从谈起。 关于虫害部分,虫害种类多,有食叶性、吸汁性、地下危害等,其从卵到成虫,学生识别困难。 同时,市场上防治病虫害的杀菌剂、杀虫剂较多,登记的各类农药高达2000多种,虫害防治时农药使用比较茫目,针对性较差,农药利用效果低。因此,加强学生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是《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植物保护》课程是本校(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解植物病害、虫害、草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重点讲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手段、及如何预测预知病虫害发生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学生具有对本地植物常见病、虫的综合防治能力。
(二)植物保护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讨与社会需求调研,发现如何对病虫草害进行有效防控是目前农业面临的很大问题,而这方面的人才也是各相关部门及应用单位所急需的。同时,通过与学生交流,也发现学生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有很大兴趣,也特别希望了解当前社会病虫草害防治的研究动态及发展方向,希望为今后在这方面的工作储备知识。因此,在进行《植物保护》教学时,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研讨式教学,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兴趣,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设置田间病虫草害识别、农药田间应用技术、药害识别等教学实践。教学时由老师提出问题,而后学生进行田间实地调查,然后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方案,再分组讨论各方案的实用性、合理性,最后由各组组长总结汇报,教师点评,最终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调整理论授课与实践课时,增加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技能。理论授课时,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如将与虫害防治关系不大的知识点以学生自学为主;在讲授“病害识别与防治”时,只选择本地发生面积较大的1~3种常见病害进行讲解,如猕猴桃,仅讲解当前生产上危害最大的溃疡病、灰霉病、褐斑病的病害症状,以及目前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当然,由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受气候影响因素较大,季节性较强,因此,植物保护的教学内容安排应结合季节进行,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多进入田间地头,结合生产完成实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