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论语》中的“知耻”教育
 
更新日期:2019-07-29   来源:北京教育(德育)   浏览次数:22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论语》中,孔子提出要通过对人民进行知耻的概念、原由和做法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培养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志士仁君。并提出志士与君子应当承担起管理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要通过对人民进行“知耻”的概念、原由和做法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培养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志士仁君。并提出志士与君子应当承担起管理国家、教化人民的重任,从而推动国家兴旺发展。孔子认为,德治之所以能够起作用,就是因为它能使人民知耻,从而建立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主流道德规范,形成规范的道德评价体系。“知耻”教育、志士仁君、德治这三点和国家兴衰都有一定的联系。
(一)“知耻”之概念
耻,古时亦写作“恥”。《六书总要》对其的解释是: “耻,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渐,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据此,耻也可以理解为: 一个人从耳朵里听到批评或指正之后感到认同并羞愧,于是便停止正在进行的不道德的行为。
西方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对于“德育”“耻感”等也有论述。他提出理性的最高使命是产生在其自身就是善良的意志。这种善良意志既不是手段,也不是目的,“不是唯一的、完全的善,却是最高的善,是一切其余东西的条件,甚至是对幸福要求的条件。”并提出,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善”,取决于其是否“出于义务”,而不是“出于爱好”或者“合乎义务”。
在《论语》中,孔子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耻”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来看,“耻”主要表现在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耻恶衣恶食等。从宏观层面来看,“耻”既表现表现为管理者见利忘义,为了个人的贫贱荣辱而忘记了国家重任;也表现为统治者因无才无德而不能对国家进行德治。就此来看,“知耻”既指个人内心要有道德修养与规范,并落实到外在实践上;也指君子、士大夫应该把国家的兴旺发达看作自己的一份责任。应该以国家的无道为耻,牢记自己的责任使命,对社会有所贡献,努力建设“邦有道”的国家,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二)“知耻”之原由
1.“知耻”有助于人们克己反省,增内在修养
孔子认为,为了建立一个“邦有道”的理想国家,就要对人民进行“德治”,培养人们心中的“耻感”,促使其在内在意识和外在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这一锻炼首先有助于人们通过自我反省而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孔子曾说: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孔子认为,“知耻”就要做到每天都要进行自我克制,自我反省。若是有做的不合适的地方,就要虚心听从别人的批评意见,并自我改正。真正的“耻”并不是犯错,而是犯错之后还固守错误观点,不愿改正。
具体到“克己反省”的做法,孔子认为,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就要做到向这些优秀的人看齐,内心反省自己有哪些不如别人的地方。通过克己反省,从而增强自己的内在修养。
此外,孔子还指出,“耻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的一种自然本心,即所谓“性相近也”。人们通过与外界进行接触,触发内心的“耻感”意识。并通过内在反省及反求诸己的方式,从而增强人的内在道德自律,成为一个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志士仁君。
2.“知耻”有助于人们增强自信,树远大志向
“知耻”不仅能够促进人们通过自我反省,从而增强个人道德修养,还能够增强人们的内在自信,使人们奋发向上,树立远大志向。
孔子认为,因为“知耻”,所以人们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能够通过向别人学习而内心自我反省,取长补短,从而会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清晰而全面的认知。建立在这种认知基础上的个人,就是一个不卑不亢、自信奋进的人。就像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一样,即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不改其乐。这才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论语·子罕》
在此,孔子认为,“知耻”使得个人变得自信,而自信的人往往心态平和,不会在乎吃穿住行等外在条件。这种心态源于外在的道德评价,更源于内心因知耻而具有的清晰的自我认知。内心强大而自信,所以即便是与达官贵人在一起,只要自己的道德修养与达官贵人相比毫不逊色,就不会因为自己“衣敝缊袍”而感到羞耻,只会更加有志于学,积极向上。
(三)“知耻”之做法
1.贵在自律:要言行一致,勿巧言令色
在《论语》中,孔子的教育目标便是通过“文、行、忠、信”的教育,培养有较高道德品行且志向远大的志士仁君。想要成为孔子理想中的“志士”“君子”不仅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还要做到内在“知耻”“后勇”,外在言行一致。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论语·子路》
所谓行己有耻,即指行为处事能够做到有羞耻之心。羞耻之心是人们在与外界进行接触交流时形成的一种内心反思。这种反思建立在人们注重“内自省也”和“反求诸己”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强调人的内在自律性,自发性与自觉性。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花言巧语、仪容伪善、过于谦逊、心存怨恨而与朋友交,在左丘明看来是可耻的,在孔子看来也是可耻的。“巧言令色,鲜矣仁”,所以,有“耻感”的君子也是不屑于此的。
2.辅以他律:要落实实践,勿浮于理论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言行和道德判断都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受到社会层面主流道德观念的制约和引导。这一方面体现在百姓个人要言行一致,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国家在宏观层面上的导引。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因为担心说出的话不一定能做得到,所以要言语谨慎,言行一致,不能盲目的说大话,这样的行为是让人不耻的。也不能巧言令色,要在内心诚善的基础上做到表里如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恥且格”。
《论语·为政》
在国家层面,为政者具备“耻感”对于治理邦国也有着重大意义。法治治标,而德治治本。如果执政者仅仅依靠残酷的刑法、森严的戒律来管理民众,使民众顺从其统治。但是这种顺从无法维持一个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而不如对民众实行德治,通过激发民众内心的“耻感”从而促进其内在自觉、自律。
总体来看,孔子以“知耻”教育为根本,提倡通过“自律”进行个体的内在道德约束,通过“他律”进行外在的道德制约,统一自律与他律。从而培育自信平和、志向远大的的君子人格,建设以仁为核心的德治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论语》中的“知耻”教育

下一篇: 《论语》中的“知耻”教育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