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蔬菜流通终端变迁的驱动机制
 
更新日期:2019-07-29   来源:农业经济   浏览次数:28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内部驱动机制蔬菜流通要经过生产流通消费,那么生产、流通、消费的主体行为就成为影响蔬菜流通终端变迁的内部因素。1.生产者行为我国的蔬菜生产主

 
一、内部驱动机制
蔬菜流通要经过生产——流通——消费,那么生产、流通、消费的主体行为就成为影响蔬菜流通终端变迁的内部因素。
1.生产者行为
我国的蔬菜生产主要是分散的小农户生产,农户的生产规模小,且农户生产的集中度不高,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我国现在的蔬菜生产虽然依然是小农户生产,但小农户之间的关系通过地头经济人、地头市场、合作社等形式联系起来,出现了一个村生产一种蔬菜,充分发挥蔬菜产业优势,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比如寿光发展的万亩胡萝卜、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汇集小农户的生产,发挥集体的优势,这推动了蔬菜的流通终端的转变。
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在201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和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改革思路。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放开,推动了农业土地的集中,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推动了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发展。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截止2016年年末,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合作社为179万个,其中,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社91万个,截止2014年年底,我国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户数量超过341万户,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29万家,龙头企业超过12万家。
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存在,一方面提高了蔬菜的种植规模,保障了蔬菜的生产质量,另一方面也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产等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尽量降低蔬菜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蔬菜的流通效率。因此,蔬菜基地直销、蔬菜基地自己或委托第三方配送、通过网路终端、微信群等新型蔬菜流通终端方式出现。生产者行为的改变,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蔬菜流通终端的演变。
2.零售业态的演变
农产品流通终端市场从最初的国营商业公司和供销合作社到农贸市场的转变,再到大型超市生鲜区、生鲜超市、社区便利店等终端的兴起与发展,以及以合作社、基地或龙头企业的直销方式,以及互联网+模式,都伴随着零售业态的演变。城市农产品零售终端模式的变革,直接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各种外资新型零售商业业态的导入,并由此产生的示范效应都推动了农产品零售终端模式变革的主要动力。现代百货商店、连锁超级市场和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大卖场)、购物中心和无店铺销售形态是城市零售商业变革的标志性业态,这些零售业态的引入,直接导致了农产品流通终端模式的转变。农产品流通终端模式的变革不仅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体现了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与时俱进,并提升了城市发展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居民对于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新型城市零售业态的引进与演变,直接推动了农产品流通终端模式的变革与发展。
199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这份文件开启了我国零售业态的变革,之后我国零售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无限辉煌的百货商店风光不再,并逐渐被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百货等新型业态取代,经营中心开始由“以商品为中心”逐渐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零售业态的转变推动了农产品零售终端由传统的农贸市场模式开始向超市模式、直销模式、电商模式转变。1998年6月5日,国家国内贸易局发布了《零售业态分类》标准,把我国的零售业态按不同特性划分为:百货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和便利店等八种。商业零售业态的变革带动了商业的变革和消费的变革,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促进了城市零售业的合理布局以及销售结构的合理变迁。
3.消费模式的转变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由此可见,在一定条件下,消费决定流通。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出现了快速增长(如图8所示),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到2016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20.98元,同比增长8.4%,其中2016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6.25元,同比增长7.8%。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极大的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同时也带动了消费者的消费由温饱需求向高质量生活进行转变。农产品流通终端模式及变革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有紧密的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对农产品流通终端模式的演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对农产品的需求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农产品消费需求质的转变不仅是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需求要求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更表现为消费者对购买环境、购买的便利性要求的转变。王娜等通过对中小城市的调查研究发现,家庭的人均收入、零售终端的净距离和消费者价格和质量的偏好程度对消费者选择生鲜蔬菜零售终端的选择具有显著的影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蔬菜流通终端变迁的驱动机制

下一篇: 蔬菜流通终端变迁的驱动机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