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皇后的身世,正史记载着墨不多,也不确切,《宋史》中有“有杨次山者,亦会稽人,后自谓其兄也,遂姓杨氏”。她出身低微,只能在朝中依附权贵作为依靠。杨皇后“少以姿容选入宫”。
吴太后在南宋史上很是出名,对南宋初期官史的研究脱离不了对吴太后的研究。她一生经历了高、孝、光、宁四朝,八十三岁去世。在《宋宁宗杨皇后考轶》一文中提到“正史因为她对杨皇后的喜爱,使得杨皇后能长留宫中,常伴左右。可以说吴后对书画、戏剧等艺术活动的热爱,是改变杨皇后命运的重要伏笔。”杨皇后在吴皇后的教导下、宫廷艺术氛围的熏陶下,使她自身的文学艺术水平登峰造极,《宋史》中有“颇涉书史,知古今,性复机警”。
在诗词方面,在名画题词上,杨皇后有《题菊花图》、《题马远画梅四首》、《诉衷情·题马远松院鸣琴》等作品,文学、艺术成就颇高,乃至引起文学、历史学等学者的争议。她的文学、艺术才华不仅成为了她的进身之道,在她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吴太后对她的赏识。
二者在政治轨迹上,也很相似。光宗去世、宁宗继位后,吴太后“封夫人韩氏为皇后,撤帘”,从垂帘听政到急流勇退,表现出了高风亮节的精神。这一点,杨皇后继承了她的品质,杨皇后前半生的政治轨迹与慈禧前半生无异,从贵妃到皇后,最后废掉太子,立后来的宋理宗为皇帝。而在理宗继位后,却又撤帘,安享晚年,理宗后来对其很是感激。
综而言之,在艺术上,可以说吴皇后培养了杨皇后;在政治上,吴皇后看重她、帮助她,使她从默默无闻走向后位;在品德上,杨皇后不恋权,在立了新皇帝能够保全自己性命后,退下政治高台,安享晚年,这也是吴皇后为其立了一个优秀的标杆,绝不似后来的武则天死后如韦后、安乐公主等人都想想效仿她争权夺利。二位皇后各方面如此相似,这也是笔者大胆推断吴皇后宅对杨皇后宅有很大影响的蛛丝马迹证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