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核心素养的养成方法
 
更新日期:2019-07-30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21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选择典型史料、突出重点素养。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最大的困惑不是没有可供选择的史料,而是史料太多,我们不能够选择出对具体历史课最有用的史料,所以

 
1.选择典型史料、突出重点素养。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最大的困惑不是没有可供选择的史料,而是史料太多,我们不能够选择出对具体历史课最有用的史料,所以选择经典或者典型的史料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课标、教材内容有很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筛选史料来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当然,从不同角度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包括知识性的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有时候同一则史料包含的核心素养是多层次的,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素养是有侧重的,这就需要教师要分清主次,以史料中最突出、重要的素养为达成的首要目标。
2.以下见大、重视微观视角。提及历史我们会认为个人是历史的局外人,因为历史是属于过去的、前人的,与我们毫无关联。教师在讲述历史课时一般都会从宏观视角出发分析背景,这一过程中,更让我们感觉到历史是没有温度的,个人与历史是脱轨的,在这恶性循环中,学生会越来越讨厌历史,历史成绩自然上不去。那么教师应该思考怎样加强学生与历史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历史从而提高历史学习效率?而微观视角突出特点就是以小见大,从小的地点、人物等出发从而去探究、理解特定时期的大历史。微观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历史感、存在感,激发历史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更好的达成核心素养。
3.传授史料分析方法、重视迁移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传授远比知识重要,教师要有意识的将学习方法贯穿于教学始终,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并且注意各个阶段的衔接。同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传授分析史料的方法,毕竟史料繁多、类型各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史料都解读给学生,所以,分析史料的方法才是教师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学生习得了史料分析方法才会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运用自如,并且融会贯通,将历史课堂中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发展。
4.古今对比、国内外的整体意识。历史学科按国别分为中国史、世界史,再这两大分类中又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人们共和国史和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当代史。所以在这个分类下学生会人为的割裂历史,自然学生头脑中的历史知识是片段的、零散的,没有体系没有整体性,教师于此就要在教学中完成补救工作,帮助学生将历史的古今加以联系,做到古代中有现代,现代中有古代,同时,加强世界历史(这里包括中国史)意识,做到在中国史中有世界,在世界史中有中国,只有在文化整体、历史整体中才会对历史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达成的核心素养才是广阔的、多维的。
五大核心素养各有各的价值和使命,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和发展学生能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这五个方面也不是分而置之的。在教育实践中要将它们统一调动起来形成合力,发挥最大作用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核心素养的养成方法

下一篇: 核心素养的养成方法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