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学生发展理论在学业团体辅导中的应用
 
更新日期:2019-07-30   来源:江苏高教   浏览次数:19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除团体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以及TA治疗理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学生发展理论。学生发展理论最早由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

 
除团体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以及TA治疗理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学生发展理论。学生发展理论最早由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广泛研究和应用。学生发展理论融合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内容,主张学生的发展应当是全面发展、全方位成长。基本观点主要包括:1、 认知结构理论,主张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个体,个体的认知与智力、情感、心理以及身体等因素都有着密切关联。2、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主张学生的发展是有阶段的,循序渐进的,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和发展需求。3、类型发展理论,主张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4、人与环境互动理论,主张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只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才能产生效果,另一方面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学生发展理论对高校开展学业团体辅导的启示包括:
(一)建立系统化、整体化辅导体系
认知结构发展理论要求,教育不应当仅限于知识的传递,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开展:首先,在辅导内容上应当搭建“全方位”“整体化”的辅导体系。学业团体辅导不应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也应关注学生学习心理调适、动机树立、目标梳理、技能提升以及目标规划等内容。其次,在辅导对象上应当实现“全员性”。学业辅导不应仅限于学困生,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群体共通的需求。
(二)构建全程化、阶段化、分层次的辅导体系
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要求:首先,在辅导阶段上应当开展“全程化”教育,要看到学生发展是长期的和循序渐进的,将学业辅导工作贯穿到整个高等教育阶段,为学生大学四年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业支持和指导。其次,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主要任务和需求设计辅导内容,使学业辅导呈现阶段化、发展性。
(三)注重团体建设,营造良好学风环境
人与环境互动理论指出环境因素对于高校教育效果的影响,主张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朋辈等力量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相对比高中时代,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多地依赖于网络,交流的频率也较低,互相连接点薄弱,缺乏互帮互助和比较竞争的环境良好的学风环境。开展团体模式的学业辅导,建立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要特别注重团体凝聚力,学风环境的建设。
(四)坚持“学生本位”,注重学生参与
美国学者Austin指出:只有学生参与,学习才能发生。信息化时代,学生群体更加注重“平等对话”、“和谐共存”的人际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你若端着,我便无感”的尴尬,要求转变教育模式,在学业团体辅导中坚持民主、尊重、平等、共同的原则,以学生为本打造自主体验、自我教育的平台。以“导学性”、“启发性”为原则,鼓励学生参与。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学生发展理论在学业团体辅导中的应用

下一篇: 学生发展理论在学业团体辅导中的应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