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教学做合一”的概念及意义
 
更新日期:2019-07-30   来源: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88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25年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25年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①。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开展自学,教师在家教学过程中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最终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中。这一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做”的合一,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能力,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各学科中的知识,进而提高其实践水平,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有积极作用。
陶行知先生在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时,国内正处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他面临师范教育落后、师资匮乏、师范生理论与实践能力严重脱节及招生困难等问题,他用“书呆子”形象比喻当时的教育状况。随着陶行知教育理论及教学思想的逐步推广、发展和创新。传统教学以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进行传授知识,学生只需竖起耳朵听的状态,向着人人争当“小先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 2011 -2020) 》指出: 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支撑②。国内教育业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并创新出“翻转课堂”、“微课堂”、“双师制”、“慕课”、“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
教学做合一的具体表现,在课程方面,强调“做”的核心地位,即陶行知认为,传统的教育以书本为中心,很少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很少让学生亲身实践,导致学校总是培养书呆子。他提出应设置来源于生活的以“做”为中心的课程。建立中心校,有学有教,陶行知先生认为“师范学校既以中心学校为中心,那么有什么样的中心学校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师范学校:有幼稚园为中心学校,就可以办幼稚师范;有小学为中心学校,就可以办初级师范;有中学或师范为中心学校,就可以办高等师范或师范大学;有各种职业机关或学校做中心学校,就可以办各种职业师范”③。采用艺友制,陶行知从木匠、裁缝、漆匠等行业所采用的师傅带徒弟式的艺徒制培养方式中受到启发,将其改造后运用到师范教育中,称为“艺友制”④。如上所列,均是教学做合一的直接反映,更是学习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直接体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教学做合一”的概念及意义

下一篇: “教学做合一”的概念及意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