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行俭德之人”现人们多用来形容符合茶德的人,其依据便是《茶经》中“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一句。很多学者认为“精行俭德”一词乃是陆羽首创,通过“精行俭德”迂回的表达了茶德与喝茶人品德。事实上,“精行俭德”一词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根据现有文献来看《茶经》之前无此词记载,《茶经》之后也无此词记载,且在《辞海》和《现伐汉语词典》均没有“精行俭德”这个词。纵观《茶经》全文,不难发现《茶经》的侧重点基本上都是在以介绍茶的起源、制法、饮法、以及与茶相关的记载、图画、器物等,几乎没有阐述喝茶给人的心性带来的好处、茶人品德、茶道精神相关的内容。因此“精行俭德”极有可能是断句错误的产物。
没有“精行”一词,但“俭德”、“行俭”二词出现频率反而较高。“俭德”一词最早出自《易·否》,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否卦象传说君子可以通过“俭德”来避免危难。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要能以“君子”的形象立身处世,就要不断地修养自己的德行,提高自己的本事,修身养得一方面必须聚精会神、坚定不移, 另一方面还要严格检束自己,自觉抵制外界的各种不良诱惑。可见“行俭”早已被看做君子要素之一。故而“行俭德之人”就容易理解了,即为行事节俭的人。
成书于唐朝初期的《新修本草》中说“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足见茶早在当时已作为祛痰、热渴、消食等症的治疗药物。
综合文献资料及整段文章意思,该段后半部分应断为“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意思是具有行事俭朴品德的人,如果有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等症状,依靠啜饮四五口茶的效果,可以达到与醍醐、甘露同样的药效。陆羽这样表述,是想说明对于治疗热症,茶是物美价廉的选择。陆羽通过将茶与“醍醐”、甘露对比,说明了茶的药效与此两者相似,关于“醍醐”早在南北朝佛教初兴的早期,作为梵文manda的译名,就在部分经书里偶尔出现“醍醐”一词了:但开始得以在汉语社会广为流传,则自大唐高僧三藏法师为代表的译经成熟期之后。醍醐是指从酥酪中提制出来的油,与酥油类似,《本草纲目》中说它“性平味甘”、“主惊悸,心热头疼,明目,传脑顶心。”而“甘露”乃是收集清晨植物上的露水得来。醍醐是牛乳中的精华,甘露是清晨的露水,两者虽都有清热止渴的作用,但是却十分的珍贵。行事俭朴的人如果患热症,如果有茶这种既有良好效果又价格实惠的选择,当然就可以不用考虑珍贵的“醍醐”与“甘露”了,这样也符合他们节约、俭朴的品行。
唐代是古代茶叶生产、贸易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盖以茶熟之际,四远商人,皆将锦锈缯缬金钗,入山交易”、“比屋皆饮”等记载可以看出,茶在唐代的确是人人可以消费的大宗货物。且很多地区有“茶米”的说法,说明茶是同米一般,是可以被平民百姓大量消费的农副产品。因此认为本段后半句断为:“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既与前文不冲突,继续解释了茶的药用价值,又借“行俭德”、“醍醐”、“甘露”等表达了茶既对热症有很好的疗效又价格低廉的物美价廉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