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传统图书营销方式的弊端
 
更新日期:2019-07-31   来源:中国出版   浏览次数:21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传统的图书营销以市场调查为先导,首先是根据抽样调查法等方式收集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了解读者需求,确定目标市场,然后根据市场需

 
传统的图书营销以市场调查为先导,首先是根据抽样调查法等方式收集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了解读者需求,确定目标市场,然后根据市场需求策划选题,安排生产。其次,在生产完成后或在生产的同时将图书信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告知读者,比如报刊、杂志以及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最后,再根据市场反响安排重印和再版事宜,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实现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匹配。这样的生产方式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屡试不爽,成为高效而科学的图书营销模式。但是在数字化环境下,这样的方式逐渐暴露出其弊端。
(一)调查数据真实性存疑
在传统图书营销中,以最常使用的数据采集方法是抽样调查法为例。这一方法需要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下,基于人口统计学意义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才能获得相对真实的数据。但是在数字化时代下,社会群体日渐分散,社会成员之间的紧密性降低,群体意识式微而个体意识崛起,个性化需求凸显,再加上传播媒介和信息渠道多样化,公众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导致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被削弱。因此,在新的环境下,这样的调查方式并不能覆盖最大范围的读者,无法全面反映读者的真实需求,那么市场调查的真实性就很值得怀疑。
(二)缺乏市场观念
我国出版界长期以来强调图书产品的政治属性和宣传属性,忽视其商品属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市场观念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图书是政治宣传的工具,是政治的附属品,选题策划的依据并不是市场需求,而是上级“指示”,比如十七年文学期间。虽然改革开放后,这样的情况好转了很多,传统图书营销也开始注重市场,号称以市场为先导,进行市场调查,但是在新的环境下,传统市场调查结果无法代表最真实的读者需求,无法准确获知消费者心理状况、行为效果以及广告达到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此外,在时间安排上,大部分图书是在出版后,即将发行前,才开始进行营销策划与宣传,在选题策划以及编辑校对环节都没有任何营销策略。而且在大部分出版社内部,编辑们只负责做书,至于营销则由推广部负责,编辑并不参与。这样的生产和营销模式是非常滞后、缺乏市场观念的。面向市场的图书营销应该是贯穿图书全流程、全员参与的,应该是从选题策划环节就同步进行的。
(三)无法抓住读者眼球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铺天盖地的信息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读者没有耐心去发现“深巷中的好酒”。因此,对于图书来说,如果不能及时让读者看见并认识到图书的好内容与好质量,其营销效果会大打折扣。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特别是进入读图时代后,碎片化生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所谓文不如图、图不如视频,读者变得越来越懒,进行深度阅读的人群越来越少。对于一本图书来说,读者可能在几秒钟内就决定了这本图书的“生死”。这就要求图书营销需要在第一时间将书中最精华的部分提炼出来,并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传递给读者,以吸引读者眼球。而传统图书营销策略如平面媒体广告以及展销会等方式,无法做到轻松有趣,就很难引起读者注意。
(四)宣传范围狭窄
传统的图书营销主要通过平面媒体广告、书店陈列、展示推销等方式进行,特别是新华书店发行系统,承担了大部分的图书销售任务。这种营销体系的弊端是宣传范围狭窄,仅限于固定场地内。而年轻一代的读者阅读习惯已经发生改变,《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手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0.43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0.70分钟,而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仅为12.00分钟,阅读期刊时长仅为6.88分钟。再加上电商平台和移动支付的发展,改变了读者的消费习惯,因此即使要买书也首先选择在网上购买。所以,传统的图书宣传渠道并不能触及年轻读者,宣传范围狭窄,营销力有限,广告宣传效果不理想。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传统图书营销方式的弊端

下一篇: 传统图书营销方式的弊端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