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编目视角对图书采访工作的改进建议
 
更新日期:2019-07-31   来源:图书馆学研究   浏览次数:16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注重采访政策的制定与编目实践相结合制定采访政策主要是为了提高采访工作的计划性、预见性和可控性。图书采访政策作为图书采访工作的指南,也强调了

 
1 注重采访政策的制定与编目实践相结合
制定采访政策主要是为了提高采访工作的计划性、预见性和可控性。图书采访政策作为图书采访工作的指南,也强调了其实用性,应该使其更加符合采访工作的实际,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因此,采访政策的制定应该是建立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之上的。这种调研往往应涉及到图书出版发行方面的调研,本馆馆藏的调研,本馆读者需求调研,本馆的社会地位与作用调研等方面。除此之外,从采编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现阶段采编工作的特点来看,采访政策的制定还应该涉及与编目实践工作相结合方面的调研。
立足于国家图书馆近几年图书采访工作的实践,以建设国家总书库为目标,使得国图的图书收藏范围在不断扩大,从少儿图书的入藏、到重印书的入藏、再到盲文图书的入藏等,每一次采访政策的调整无一不给编目实践工作带来某种程度的影响。入藏图书的种类与数量,往往决定了所带来影响的大小。国家图书馆同时作为国家书目中心,在图书的编目方面,要求书目数据采用详编格式编制,并且要求书目数据应具备很高的质量。因此,对于如何缓解、平衡采编工作的时效性与书目数据质量之间的矛盾,成为了这几年来国图采编工作的重大难题之一。
针对现阶段图书采编数量的激增,笔者认为,国家图书馆对于图书采访政策的制定应该适当考虑将图书编目与加工成本的核算纳入调研的范围之列,新的采访政策的出台应该顾及整个采编事业的发展,而不是采访只立足于采访,编目也只立足于编目。这几年来,国图的采编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外包的冲击,逐渐将所谓非核心的采编工作外包似乎也成为了趋势。但对于需要引领业界的国家图书馆来说,尤其需要培养编目骨干人才、编目专家,而基础采编工作的实践是其人才培养的基石。因此,采编政策的制定也应该立足于此,政策的前瞻性与实践性都缺一不可。
2 减少采访环节人为因素对编目工作的影响
为了减少图书采访环节中人为因素对编目工作的影响,首先需要采访人员重视图书记到分流工作。因为图书记到分流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图书的采访、编目、排架、流通等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所以,图书记到分流工作是不容忽视的。采访人员除了要予以意识上的重视外,还应该加强对图书记到分流工作的验收,保证记到人员对本馆馆藏体系有足够的认识与了解。
其次,需要采访人员加强在编目方面的学习与提高。我们知道,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已使原始编目变得更加专业化,而如今部分原始编目工作已由采访人员来承担,编目前移以及采访与编目工作的这种交叉,必然对采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采访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编目能力与水平。图书采访人员应该熟悉图书的编目规则与MARC格式、基本的分类标引方法等。采访人员也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的编目知识,才有可能做好记到分流工作、采访查重工作以及初始的著录工作,从而减少对后续编目工作的影响。我们也知道,编目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所以,采访人员光从理论上学习编目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培训与实践。笔者建议,新聘的采访人员可以先在相关的编目科组从事1至2年的基础编目工作,之后再从事采访工作可能会大有益处。
面对现阶段图书记到分流、查重、原始著录等工作的不断外包,只有具备一定编目水平的采访人员才能更好地与外包人员进行沟通,及时发现外包数据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反馈,从而做好外包的验收工作,以尽量减少采访环节人为因素造成地对编目工作的影响。
3发挥采访环节的书目建设作用
从上述图书采访工作对编目工作多方面的影响来看,可以得出,采访环节也是书目数据建设与维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书目建设的源头。现阶段采编工作的特点已经告诉我们,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是出路。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源头上积极推进书目的共建共享。
事实上,我们的编目工作已经与采访的源头建立了联系。现今,许多书商为了推销自己的图书或者为图书馆提供增值服务,都开始采用图书馆的标准,使用MARC格式进行编目。许多书商的编目数据都是直接采用国家图书馆的书目数据,或者直接聘请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制作或指导。如果这个工作做得好,我们可以节省很多采访人员的工作。当然,我们也需要在采访环节加强对书商书目数据的质量考核,这样才能为书目的共建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图书馆和书商之间可持续的共赢。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编目视角对图书采访工作的改进建议

下一篇: 编目视角对图书采访工作的改进建议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