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采纳赤道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控制碳排放,同时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的管理层逐渐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和发展可持续经营策略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避免信用风险、社会风险、政策风险和环境风险。而赤道原则作为国际公认的行业准则,有利于银行评估和管理环境与社会风险,多个国家的商业银行采纳了这一原则,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只有兴业银行和江苏银行采纳了赤道原则,相对滞后。商业银行应努力将赤道原则运用于融资项目的信贷准入、审批及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绿色信贷业务的准入机制并设计具体适用于本行的绿色信贷操作手册,完善融资项目的信贷审批流程,对融资项目进行贷后管理等具体措施。从而顺应国际趋势,走低碳发展道路。
(二) 外部约束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
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碳金融激励政策,并要求商业银行对其经营业务进行信息披露,完善环境保护和风险防范相关的法律政策,为碳金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同时加强商业银行内部信贷与风险管理。这种外部约束与内部控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值得我国借鉴。近些年,我国政府部门以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激励银行碳金融创新,政府的激励政策是企业进行环保项目投资的动力,有待进一步深化( 韩丰霞,肖汉杰,彭定洪,霍姝宇,2017);法律法规的制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符合中国特色,例如需要考虑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大型银行控股形式不同等。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大碳金融业务的信息披露,增加投资者信心;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管理经验,制定碳金融发展规划,引进碳金融相关人才;对大力推广碳金融理念,借助政府的力量加大对碳金融理念的宣传力度,让碳金融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三) 推动碳金融业务模式创新
目前,CDM项目相关服务与绿色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的重点业务,而规避风险的碳金融衍生产品较少,碳金融理财产品创新力度不够,碳金融衍生产品发展不足,整体业务层次较低等。基于国际商业银行经验促使我国碳金融业务发展,首先,加强国际合作,引进碳金融高端人才,中国对西方碳金融知识体系的学习有着强烈的需求,应加强国际合作,同时注重本国人才培养。其次,加大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应结合目前我国碳金融业务创新模式,借助“赤道银行”经验,创新发展思路,推动碳金融业务模式创新。例如,在绿色信贷业务创新方面,调整并优化信贷结构,将贷款资金流向低碳行业,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健全信贷管理机制,参照“赤道原则”标准,加强对贷款项目的风险评估;在中间业务创新方面,商业银行应该拓展业务范围,实现碳金融业务多样化发展,积极开展碳金融理财、咨询服务和碳基金托管等中间业务;在表外业务创新方面,拓展低碳项目的资产证券化、碳期货和碳掉期等碳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等。
(四) 参与碳交易市场,健全碳金融交易平台
2016年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纳入特别提款权,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加上我国2017年已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发展逐渐成熟,但碳交易权定价主要以欧元和美元为主,其主要原因是背后有强大的金融业为支撑,国内碳资产价值被低估,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我国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对碳金融相关业务的定价能力相对不足,不足以支撑整个碳金融产业。政府应该积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机遇,进行系统规划,加快人民币碳排放权定价进程,提高我国碳交易的议价能力,将人民币与碳排放权挂钩,提高人民币在全球碳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商业银行应当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碳金融业务,加大国际项目合作,促进与国际环保组织机构的协作交流,提升我国在碳金融交易中的主动权和发言权,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选择合适的碳金融发展模式,创新碳金融产品,实现多元化经营,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碳金融交易平台。
(五) 构建碳金融风险管控机制
商业银行碳金融创新与传统创新模式不同,风险不确定性大,因此,有必要加大对风险的防控,这就需要政府和商业银行联合,共同促进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政府方面,国外碳金融风险控制较为完善,应该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一套完整的风险防控机制( 杜莉,王利,张云,2014)。首先,政府应该为碳金融风险防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碳金融交易制度,例如,完善碳金融交易体系,发挥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指导作用;在碳金融交易平台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指导碳排放交易所实施监管,设立相关风险防控准则;对涉及碳金融业务的相关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等。其次,商业银行应该提升自身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防控能力,例如,建立全面的碳金融风险预警长效机制,对碳金融风险进行预防;设计完备的碳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用科学手段进行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建立严格的碳金融风险责任追究机制,追究风险相关人员的责任,提升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