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基于聋生心理特点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更新日期:2019-07-31   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浏览次数:22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聋人大学生是聋人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促进聋生顺利就业是聋生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期望,是聋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

 
聋人大学生是聋人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促进聋生顺利就业是聋生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期
望,是聋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贯彻落实。结合聋生心理特点,创新聋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才能提升聋生就业竞争能力。
1以生为本,量体裁衣的人才培养模式
1.1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基于聋人大学生形象思维强但抽象(逻辑)思维弱的特点,以及文化课教育起点低、底子薄的客观事实,在高等教育中,对聋生的理论知识要求只能是少而精的,重点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以及围绕如何提高聋生理论知识应用的能力进行课程设置。
1.2教会聋生自主学习
绝大部分聋人大学生经历了十多年的特殊教育学校封闭式学习生活,已经适应了特校老
师“保姆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对于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方式的选择并没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学习上“等、靠”老师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是进入高等教育后,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即是教会聋生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制定个人学习目标,掌握大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方法,为后来的专业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3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手段
聋人大学生有其特有的学习认知规律,高校教师只有结合这一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加强对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运用,创设更适合聋生的课堂情境,“课堂教学——课后练习——课外实践”相结合,强化聋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1.4加强聋生心理健康教育
预防、发现、干预相结合。首先是新生入校时对聋生进行心理普查和回访,建档立卡,
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为聋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人际交流环境,鼓励聋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宽视野,塑造健全的人格心灵。再次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好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提高聋生情绪管理能力;建立咨询、辅导渠道畅通的帮助机制,积极介入处理凸显的聋生心理问题。
2素质教育,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2.1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聋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启发聋生的职业意识,正学会根据自己个人和家庭的客观情况,量体裁衣,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促进聋生认同自己的职业选择,并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
2.2提升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提升聋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充分发挥聋人特长,加强聋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更新聋生学业评价方式,深挖聋生学习探索、实践创新的潜能,努力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赋予聋人大学生最重要的 “安身立命”的本钱。基于聋人大学生“眼敏、手巧”等优势,在动漫设计、美术创作、舞蹈艺术等聋人善长的领域对他们悉心栽培,提升聋人大学生职业能力。
2.3加强就业指导。首先是改变聋生普遍追求的“稳定、高收入”观念,树立创业光荣的思想,鼓励他们敢于创新创业。其次是打消聋人大学生求职中“等靠”的观念,强化其“除了听不到,你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的观念,激发其主动性,敢于主动接受就业市场的挑选。再次是指导聋生进行学业计划、职业规划,教给聋生自荐书书写、面试技巧等求职技能。第四是加强聋生职业挫折教育,正确认识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正确处理职场人际关系。
3融合教育,整合多方资源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3.1整合校内资源,为聋生打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一是尽可能为聋生提供无障碍校
园设施环境。二是师生员工形成共同意识,形成关爱聋生的氛围,充分发挥师生各类党支部、群团组织功能,做好专项帮扶工作,为聋生提供专业学习、生活咨询等便利。
3.2整合校外教育教学资源,为聋生成才创造多渠道实践教育平台。一是争取各级残
疾人联合会、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解决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具体困难。二是在特殊教育学校、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聋生实习实训平台,为聋生提供各类实践实训岗位,为聋生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丰富的经验。
3.3整合就业市场资源,为聋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广泛联系用人单位,梳理
聋人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情况,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开设内容,开展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提升聋生大学生就业率。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基于聋生心理特点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下一篇: 基于聋生心理特点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