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育的宏观目标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笔者认为,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必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是构建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宏观目标的框架下,从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职业素质要求等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描述。同时也对各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相应的要求,课程教学目标要全面体现其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各门课程的教学能否实现其预期的教学目标,决定着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课程教学目标应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双主教学结构
翻转课堂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应用,其核心思想是个性化学习与师生交互的有机融合。课前,学生分析学习任务,并利用自己喜好的学习方式,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完成基本知识的意义建构,课中,分析课前学习遇到的难点,师生深度互动,进行难点突破与巩固训练,课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和应用迁移,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个性化学习与师生交互的深度融合,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主体性,体现了教师作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组织者、监控者、促进者、帮助者、指导者、教学资源提供者的主导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才能促进翻转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所以教学质量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双主”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于1981年在美国诞生后不久,便引起了欧美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教育改革的浪潮,也引发了我国大陆工程教育领域的本土化研究热潮,在高职教育方面,黑龙江职业学院推行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的育人模式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的“成果为导向、项目为主体、任务为引领,服务(产品、作品等)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本土化改造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促进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基本假设是所有学生都能成功,学生之间的学习是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关系。学习行为发生前,所有学生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成果蓝图(高峰成果),学生能够获得成果与学习方法路径有关,而与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进度的关系不大,教师要用批判性思维和恰当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生,为学生设置分阶段学习目标,以逐步实现预期的总目标,同时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学习资源、学习建议,创造有利学习条件,以降低失败风险,最大化成功学习的机会。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混合式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具有极高的应用推广价值,所以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应有利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教、学及教学环境与资源的改进。
(五)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学、课程的促进作用
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笔者认为,这里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即“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而不仅仅是“指某一门学科”。
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指出,评价方法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根据评价的目的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判断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则应以定量评价方法为主,若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则以定性评价为主。同时,指出应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翻转课堂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就是学生自主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能力的过程、也是优化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所以教学质量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评价的激励与改进作用。
(六)其它需要考虑的因素
良好的教学效果评价应具备如下三方面的功能:一是及时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学习建议,指导学生改进学生方法和态度;二是能客观、准确地全面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教学目标;三是要对教师改进教学、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起到促进作用。所以,要综合利用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同时,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科学地对学生发展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其次,实施差异化评价,以满足不同学生对象的需要,既要实现横向比较,更要注重学生个人的纵向比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形成个人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时反思改进或激励奋进。再次,评价还应具有时效性和动态性,以随时形成每个学生(或教师)的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并推送给学生本人(或教师),以及时反思改进。最后,评价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使师生互动、效果评价不会占用教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