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近古时期“青”成词分析
 
更新日期:2019-08-02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浏览次数:23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近古时期青主要有8个义项:1.黑色义;2.紫色义;3.蓝或绿:蓝、绿色义,初生义,年轻义;4.东方义;5.春天义;6.青色物;7.地名;8.姓。青语义有所

 
中近古时期“青”主要有8个义项:1.黑色义;2.紫色义;3.蓝或绿:蓝、绿色义,初生义,年轻义;4.东方义;5.春天义;6.青色物;7.地名;8.姓。“青”语义有所发展继承,语义发展出“初生义”“年轻义”“紫色义”等。上古时期“青”已有表示“春天”的用法,即代指春天属于转喻现象,属于具体语用现象。中古时期,才正式凝固为春天义,故把“春天义”列为中近古时期的义项,但不作为新义项介绍。
中近古时期“青”成词分析如下:
1.单音节“青”。例如:
(1)柳青桃复红。( 晋谢尚《大道曲》)
(2)缫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宋王安石《同陈和叔游齐安院》)
(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4)山雪河冰晚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唐杜甫《悲青坂》)
(5)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唐杜甫《栀子》)
(6)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唐杜甫《放船》)
例一“柳青”、“桃红”中,柳和桃是主语,青、红是谓语成分。虽然形容词可作谓语,但此处我们能看出这里的“青”、“红”已有动词化倾向。例二中“稻正青”,青是谓语成分,例三也是谓语成分。可以说“青”已有动词的用法。后三例中,“青”均为主语,是名词成分。例四、五、六中“青”是青色的事物。
2.双音节
(1)并列式:略沿用上古。
(2)偏正式:青+色 青+物 青通“清”
中近古时期快速发展的是青+物,以及青通“清”的用法。上古时期“青,通清”的用法很少,故在此分析,青+色及青+物同上古。例如:
①[金满]越想越恼……却不是青白晦气。(《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②涉青林以游览兮,乐羽族之群飞。(《文选·潘岳<射雉赋>》)
③君见九龙潭上月,莫辞青夜访袁安。(宋陈羽《送友人游嵩山》)
例一中“青”是明白之义。例二中“青”是清静之义。例三中“青”是寂静之义。
(3)重叠式:青青。例如:
①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唐白居易《青门柳》)
②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宋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③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清郑燮《淇澳青青水一湾》)
3.三音节
例如:青簇簇 青鸦鸦 青幽幽 青旋旋
青簇簇是草木茂盛貌;青鸦鸦是黑压压;青幽幽有两中含义即:(1)乌黑发亮;(2)青莹暗淡;青旋旋是乌黑而圆貌。“青”+叠音词后缀组成的三音节,同重叠式双音节一致,在用法上的改变,致使词义开始脱离颜色义,有从转喻隐喻转变的倾向。但二者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词本身的重叠,一个是词+叠音后缀在表达上会呈现生动、形象的效果。
4.四音节
例如: 青云直上 青出于蓝 青红皂白 青面獠牙
成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融合性,不是各部分意义的简单叠加。“青”单独解释为颜色词,或者靛青。从成语的整体含义来解释,“青”的含义由隐喻衍生,由颜色域转向别的概念域,离本义更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近古时期“青”成词分析

下一篇: 中近古时期“青”成词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