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社会经济诸部门的观照
 
更新日期:2019-08-05   来源:译林   浏览次数:24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畜牧业、狩猎和渔业在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地区,从事畜牧业则比农业更适合,斯堪的那维亚人饲养的各种动物,包括牛、山羊、绵羊和猪。丹麦北部和瑞典南

 
1. 畜牧业、狩猎和渔业
在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地区,从事畜牧业则比农业更适合,斯堪的那维亚人饲养的各种动物,包括牛、山羊、绵羊和猪。丹麦北部和瑞典南部的土地贫瘠,但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鱼类和牲畜。维京人的家居遗址揭示了他们的饮食结构,维京人的主食以肉类和鱼类为主,他们除饲养家畜外,还打猎捕鱼。挪威北部博尔格考古发掘的结果表明:“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心是他们饲养的牛群,这可以由巨大的牛棚而得到证明。从出土的铅坠和鱼钩可以看出,渔业对他们也很重要”。《埃达》中也体现了维京人畜牧业的重要地位,比如,《赞歌》中的农奴“养猪放羊还挖泥炭” 。《格里姆尼尔之歌》中的母山羊海德鲁恩“乳房里淌出蜜酒,醇醪清盈喷香滔滔流”。《巨人希米儿的歌谣》中,“这时三头公牛赶到厅堂,希米尔吩咐要赶快煮熟”,雷神托尔的“公羊拉的战车”,还有在《海恩德拉之歌》中弗蕾娅找女巨人海恩德拉时“胯下坐骑是一头小公猪” 。另外,《埃达》文本中还出现了“马”、“鹿”、“鸡”等的记载,这些反映了维京人畜牧饲养业发展的一个侧面。
除了挪威,在瑞典南部和丹麦北部的一些地区,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那里的维京男人的主要工作则是捕鱼。在丹麦捕鱼业很兴旺,历史记载,每年移民都能从这片海域(西兰岛的东边)捕到“满网满网的鱼”,捕鱼只要“用手抓就行”。可见,那里的渔业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埃达》中有多处记载了捕鱼的场面,比如勇猛的巨人希米尔一下子“钓上两条大鲸鱼”。《雷金的歌谣》的前叙中,洛基问海神雷恩借到了“渔网”,然后他来到安德瓦拉湍流的“狗鱼”出没之处“张网待捕”。这些反映了维京人捕鱼的一些信息,一是钓鱼和张网捕鱼是维京人熟练掌握的技巧;二是他们不仅在善于河流中捕鱼,诸如选择湍流处张网的经验,而且善于海上捕鱼。
不仅捕鱼,早在12000年前,在斯堪地纳维亚人就已经开始了狩猎活动。挪威学者发现了“斯堪的纳维亚这一古老的狩猎文化的遗风或与之类似的遗存”。可见,狩猎是一项古老的、颇受重视的维京人习俗。《埃达》中也多有涉及,比如《巨人希米尔的歌谣》中,“有一回众神祇狩猎归来,兴冲冲烟熏火燎烤野味”。希米尔对来找他借巨锅的托尔说道:“明天黄昏我们都去打猎,挣回来我们三人的饭食”。从中可见,狩猎是维京人日常食物的一项重要来源,除此,狩猎还作为一种学习的课程来对待,比如《赞歌》中,幼小的雅尔学会了“骑着马带上猎犬去狩猎”。不仅是日常生活和学习,而且在作战期间,狩猎也是一种补充军粮的措施,《海尔吉·匈丁斯巴纳的第二首谣曲》中,海尔吉率领船队出征时停泊在布隆港湾,海尔吉对西格隆恩说道:“伊尔芬部落后嗣才刚狩完猎,你要知道那地方在大海以西,我在布拉加隆德猎杀了熊罴,用剑尖戳着生肉喂隼鹰叼食。我的姑娘,吃生肉出于无奈,我们漂泊海上无法生火烧烤”。这是维京军事贵族以鹰辅助狩猎方式的一个佐证。
2.酿酒业和农业
维京时代,在斯堪的纳维亚南部适宜耕种的地区,人们则种植大麦、燕麦、黑麦、豌豆、大豆等作物,他们用木杯或镂空的牛角喝啤酒,牛奶以及一种用蜂蜜自制的酒。《埃达》中多次提到“麦酒”“蜜酒”等词语。在《阿尔维斯之歌》中,阿尔维斯说道:“人类无酒不欢但求一醉,众神衹更是酿造蜜酒忙,……巨人苏东最先学会酿酒。”小精灵也掌握酿酒技术,《女占卜者的预言》提到“有的小精灵酿造麦酒”,小精灵“是人类远古的祖先”,可见维京人酿造麦酒历史悠久。比如《格里姆尼尔之歌》中,奥丁对阿格纳说,“一牛角蜜酒换个王国”这样的报酬再高不能。可见,维京人对蜜酒的喜爱,连神也不能例外。另外,维京人还用黑麦和大麦来做面包,《赞歌》有提及,比如:埃达奶奶给里格吃“掺杂着一颗颗麦粒”的“黑面包”;玛德尔则招待里格“雪白的面粉烤出来”的面包。还有《哈尔巴德之歌》中托尔的早餐“燕麦粥”等。
这里所说的农业是指种植业,《埃达》对农业有这么一段描写:“涧泉潺潺流淌漫浸荒原田野,田地方能膏腴长得出好庄稼。我们(贡纳尔)在阡陌上走路举步艰难,皆因双脚时常踏进了谷堆里”。反映了当时北欧地区农业发展对水源和水利的依赖, 涧泉流淌的地块土壤肥沃收成好。和农业相关还有施肥的内容,比如,《赞歌》有句:“他们(农奴)给田地施下了粪肥”,说明那时人们已经把施肥当作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有关于犁田的信息,《艾特礼的歌谣》还提到“铸造铁犁”。《赞歌》还提到自由农的儿子从小就开始去“学放牛”,后来又“持耙扶犁垄阡陌,修盖房屋谷仓和牲口棚”。总之,《埃达》提供的信息表明:维京人不仅使用铁犁,重视灌溉,懂得使用粪肥,具有一定的田间种植技术,还会使用谷仓来贮存谷物。反映了维京人农业生产的一些关键环节。
3.制造业和建筑业
除了从事农业、畜牧业、贸易和海盗之外,一些(斯堪的纳维亚)人则以手艺谋生,打铁、木刻、造船、制陶、造缆索和马具、医治伤病和筑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维京船,维京人的造船业很发达,从北欧石刻图形和考古证据看,北欧人在大约八世纪中叶,掌握了高超的造船技术,经他们制造的航船造型独特,构造完美,令人叹为观止。比如,1880年在挪威奥斯陆湾沿岸果克斯塔(Gokstad)附近发现的柩船是其典型代表。九世纪以后,北欧的造船技术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 。《格里姆尼尔之歌》赞叹远古的工匠造出“世上最好的船”,在水中“行驶如飞”。可见,维京船是维京精神的重要象征。
维京人造船的材料主要取自高大笔直的橡树。船首以龙头雕像作为标志,船体修长,以桨作为主动力,中间竖立一支巨型的桅杆,悬挂有一面大横帆,在弦侧常用盾牌防御敌船弓箭的射入。船是他们移动的家,桅杆可以放倒,蒙上船帆就是很好的帐篷,在《海尔吉·匈丁斯巴纳的第一首谣曲》中叙述比较详细,海尔吉率领装着“恶龙做船头的艨艟战舰”乘夜进军, 王子一声令下卸掉“船舱帐篷”叫醒沉睡的武士,在瓦林峡湾,他们(海尔吉大军)在战舰“主桅杆上升起了风帆”来兜风借力,还同时划桨。这里提到了船的帐篷用途,以及它的两个动力装置:船帆和船桨。另外,在《艾特礼的格陵兰之歌》也有一段行军细节描写“他们(霍格纳军队)奋力划桨战船似箭脱弦,船上龙骨嘎吱作响几乎散架,捆住桨把的皮带根根被磨断,安桨的叉环个个敲击的崩裂,他们弃舟登陆时不下碇系牢,听凭战船随波漂浮离岸而去。”,这段描述提供了战船细节构造:桨把的皮带、安桨的叉环、船碇等。关于战船的优点,《海尔吉·匈丁斯巴纳的第一首谣曲》中,通过古德蒙德的亲眼观察,寥寥数语,将维京战船优点说得一清二楚。古德蒙德向国王禀告说道:“他们(海尔吉大军)已把战船靠上这边海滩,条条战船都有龙骨和高桅杆,那些装龙骨的船行驶得飞快,还装着桁索可以任意升降帆桁,操纵起来非但轻快而且敏捷。船舷两侧成行的盾牌很整齐,两排刨得平滑的桨伸在外面。”掌握这样高明的造船技术对维京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管是早期的渔业,还是后来的北欧海盗,维京人的历史与船都密切相关。
关于武器制造,在瑞典的博尔格,发掘出了大量维京时代的“盔甲、锁子甲、盾牌和长矛等武器装备”,另外还发掘出了“刀剑、箭镞、斧头及马具”。反映在《埃达》中,小精灵长于手工制作,著名的有小精灵君主伏尔隆德、酒之精灵费埃拉、吉埃拉、西古尔德的养父雷金等。尤其是小精灵伊瓦底,擅长工艺,是众神祇的工匠,他曾为主神奥丁制造出了“贡格尼尔长矛”,又锻造出雷神的兵器“米奥尔尼尔魔锤”。《伏尔隆德短曲》中,伏尔隆德为国王尼德乌德铸造了一把宝剑,他说道:“我曾把它(宝剑)回火精粹再锻炼。用砥石将它磨得锋利无比,他挥舞起来能够得心应手。”无独有偶,《雷金的歌谣》中,雷金为西古尔德铸造了“锋利至极”的格拉姆宝剑,西古尔德举剑轻轻一砍,那铁砧“应声被劈成两爿”。削铁如泥的宝剑一直是铸造业所追求,可见,当时的维京人的铸剑水平是不错的。还有盔甲方面,《艾特礼的歌谣》提到了工艺复杂、“拉丝”技术要求很高的“锁子甲”;还有《古德隆恩的第二首歌》中贡巴德部落士兵头戴“穹隆形的兜鍪”等。
除了武器之外,维京人还善于制作“金银器皿”,造出个人用的“称心如意的装饰品”。考古发现,在丹麦西兰岛西部的齐斯遗址发现了许多手工作坊,“在作坊里金银匠制造各种金银饰品,他们把铜制成胸针”。伏尔隆德在荒岛上为国王尼德乌德锻造出各种“巧夺天工的珍奇首饰”,他做出了“美轮美奂”的戒指、项链等首饰交到国王手里。。也有关于工艺的描写,比如:“他用白银包裹在外面镂刻,……他们两个的牙齿裹上的黄金,锻打成两个华贵无比的胸针”。表明了维京人中古时代已经掌握镂刻、锻打的工艺了。小精灵和侏儒就是一群极有创造力的能工巧匠,戒指、珠宝首饰、诸神的武器大多是他们制造的,比如,来找众神催债的侏儒阿尔维斯对托尔说道:“在岩石底下我有间作坊,丁丁当当铸造忙个不停,有人赊欠兵器尚未付钱”。另外,众神和人类也长于手工制造,比如,在《女占卜者的预言》中,“他们(众神)架起打铁的锻锤,敲打出华贵的首饰,他们做成了钳子,还有许多别的工具”。《赞歌》还提到自由农“会造出马车”。
关于建筑业方面,历史记载:“在建筑方面,他们(维京人)善于用泥碳、石头,特别是木头建造房屋,可惜没有一座国王殿堂和整套的农舍遗留下来,据后来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证据判断,他们确能造出威严,恰合比例,独具匠心,和艺术高超的建筑,能与海盗船媲美”。《埃达》文本中对建筑亦多有体现:《女占卜者预言》中“他们(阿西尔部落众神)盖起了祭坛,还有宏伟神殿高入云霄”。“他们(小精灵)从荒山野岭山下来,在平川盖起一栋栋房舍”。反映早期维京人建筑的一些用途;也有反映建筑材料品质的内容,比如《雷金的歌谣》中,有一段“西古尔德搜索前进来到它(恶龙法弗尼尔)的洞府。……大门和门框都是精铁铸就,连洞府的梁柱桁条无一不是精铁打成,而且夯入地下深处。”另外,《格里姆尼尔之歌》中提到两处相关信息:众神欢乐之家“瓦拉斯吉雅弗”是白银铺顶建成的殿堂;其次是尼奥尔德自己盖起的“诺阿通”这座圣所“全是木料造”。《赞歌》中也有两处提及:“草屋的两扇柴扉全敞开”,这是农奴住的草房;之后,里格“来到一座瓦房门未上闩”,这是自由人住的瓦房。可见,建筑材料取材范围还是比较广的,有木、草、陶泥、铁、银等。
4.纺织业
维京女子结婚时最重要的一件嫁妆就是织布机,不管穷人富人都有,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纺织在妇女的家庭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维京妇女在屋里纺线织布,所有衣服都是家庭手制的,手巧的主妇会加上较多的装饰。她们把羊毛或者亚麻纺成线,织成布。用蔬菜汁染上不同颜色。考古发现,在挪威博尔格,这里的人们制作的手工制品,包括“纺锤、纺机压石”等;在丹麦斯科讷地区的乌帕克拉发现“染制手工制品用的染料”,还在丹麦内斯遗址发现在七世纪晚期至九世纪之间的遗迹,“有57个柳条环绕的地坑,用于浸泡亚麻”。
《埃达》有反映纺织工艺的描述,比如在《赞歌》中,“他(自由农)的妻子坐在箱笼上面,手持绕线杆正在纺着纱,她抻了又抻把细线弄直,这样才好凑手马上织布。”它还有反映织物颜色品质的描述,比如:《艾特礼的歌谣》中还提到“猩红色战袍”;《海尔吉·匈丁斯巴纳的第一首谣曲》中海尔吉战船船头插着“金色旗帜”;《古德龙恩的催促》中提及“白底蓝条纹的”床单。再比如:《伏尔隆德短曲》中有三位南国丽姝手里“纺着贵重的亚麻”;《赞歌》中,“身穿浅蓝色亚麻布裙袍”的玛德尔(贵族妻子)“铺上了亚麻桌布”;“她给他(贵族婴儿)洒水洗干净身体,用绸缎将他裹在襁褓里”。这里的“亚麻”和“绸缎”都是当时使用的布料,布料的颜色有红色、蓝色、金色、白底蓝条纹等。在《巨人特里姆的歌谣》述及弗蕾娅那件 “蝉纱羽衣”,则显示了当时高超的纺织技术。也有反映刺绣编织方面,比如《古德隆恩的第二首歌》中,“图拉是丹麦国王哈康的女儿,她用金线刺绣为我(古德隆恩)消愁解闷,绣出丹麦的天鹅和南国楼台,我们也一起用钩针编结织物,勾勒出好汉们上阵奋勇杀敌。”《艾特礼的歌谣》中还提到“白银细丝编织成的华贵鞍褥”。这是高档刺绣针织品的一些描述,主要是贵族的用品,金线用作刺绣,银丝用钩针编结织。从上述种种,可以窥视维京人纺织业的一些概况。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社会经济诸部门的观照

下一篇: 社会经济诸部门的观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