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立足当年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实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法德农民问题》等文本中运用唯物史观和利益分析法,深刻分析了农民的历史地位及其命运,并立足当时革命的需要,分析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可能性和途径,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农民观。后来列宁和毛泽东分别基于俄国和中国革命实际,对农民问题给予了大量研究和论述,发展了马克思的农民思想,分别创造性回答了俄国和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如何解决好农民问题。江泽民立足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农民问题,“不但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把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提到了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发展的高度,是我党急需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江泽民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根据这一论断,再次说明农民问题在中国的重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这样,在改革开放,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党从全局着眼,依然非常重视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那如何更好的解决农民问题呢?在江泽民看来只有“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在保护农民长远利益及关系农业发展后劲上,江泽民提出了几点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家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前,我国广大农村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农业几乎没有科技含量,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明显的改善。改革开放后,由于农村经营体制的变化,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广大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当数量的农民开始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富裕的生活。但是农村的空间发展极不平衡,一部分农村的富裕并不代表所有农村的富裕,地处发达地区的农村和少量内地农村抓住改革的机遇,率先走上了富裕之路,实现了农村的小康。但是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只有整体农民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小康。在我国广袤的偏远农村,农民们依然过着“人抬牛耕,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这大大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加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国家抽掉农村大量资金“以农补工”,用以加快城市的工业化步伐。这样一来使得已经经过战火荼毒的农业非但没有在战争过后有一丝喘息,反而为了贴补工业雪上加霜。这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江泽民认为: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就是保护了整个社会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有序迈进。否则整个国家不但经济会出现倒退,就连政治也会发生动荡。自古以来,农村稳则国家稳,农民富则国家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确定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工农业发展失衡,加重农民负担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了全社会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农民都是社会的重要生产者,历代君王都非常重视对农民的政策。但是低下的生产力导致农民所承担的赋税是一道沉重的枷锁,每年的收成除了赋税之外所剩无几。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农业实行轻赋税的政策,目的就是使新中国的农民能够感受到新社会的优越性,更加幸福的生活在新的时代。但是由于建国初期制定的走“工业化道路”,使得国家财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把更多的优惠政策及经济支持都放在工业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就算国家为农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由于重视不够,有些地方的各级政府及部门没有将这些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往往是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巧立名目增加赋税,从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江泽民指出,必须坚决杜绝这种加重农民负担的不正之风,使国家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因为这种不正之风的盛行必然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也必然会使得农业发展受到巨大挫折。这种势头发展严重的话,会动摇国之根本。江泽民对这些敢违法乱纪者曾做出批示:“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和违法乱纪者,要坚决按法律和党纪政纪严肃处理。”可见,党中央在纠正不正之风方面,下大力气,出重拳,严厉打击任意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
(三)粮棉主产区占用耕地现象严重
有些地方形成了搞开发区的热潮,这在表面上看是能够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于整个地区而言,忘记了全局的统筹兼顾,忘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开发区的热浪必将减少耕地,缺乏根本依托的农业如何发展?尤其在粮棉主产区大量的耕地被占用,使得能用来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这势必会影响到粮棉的产量。被经济利益冲昏了头脑的有些地方官员,忘记了国之根本这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就是忘记了新中国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
江泽民指出这种不计后果,滥用耕地搞经济开发的风气绝不可长!国家对耕地的占用应该形成严格的一套审批程序,对于不报审批,滥用耕地的行为应该给以法律和党纪的严惩。只有如此,才能保护好日渐稀少的土地资源,保证农业的长远发展。农民没有了土地就像工人没有了劳动的工具,毫无用武之地。
以上三个问题的出现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折,从而导致农业多种问题的出现。各级政府及部门应积极改变工作作风,统筹兼顾,从整个地区,整个国家的全局利益认真考量农业稳定这个大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