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观为基础
 
更新日期:2019-08-07   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浏览次数:27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此著作中系统阐述了他们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此著作中系统阐述了他们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从具有民族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那么未来新社会的建构必然要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二是与生产力发展普遍联系的世界交往。仅此同时具备这两个充分必要条件,共产主义事业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实现的可能。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观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并不就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是处于一个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直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社会化大工业生产的到来,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提高,分工的国际化、商品的世界化,交往的多样性渐渐地打破了原始这个孤立自守的世界体系,整个世界开始慢慢的建立起广泛的联系,资本生产的全球化将世界各个国家都卷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世界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屏障被打破,代之以交往的日益密切,联系的日趋繁多,使整个世界逐渐呈现出从分散到整体的趋势。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他消灭了各国以往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在这里马克思就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大工业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即它能够摧毁手工业和工业的一切旧阶段,渐而消灭一切民族的特殊性和封闭性,实现了将人的需要从依赖自给自足向依赖世界市场的转变。
同样,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世界交往和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世界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取代了彼此的孤立和封闭,渐而肯定了世界交往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重要性。总之,依据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理论观:随着全球化的扩张,世界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民族间的开放和交流已经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主流趋势和客观规律,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以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为前提。正因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日益建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世界历史的形成让人类也慢慢的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取得胜利所必要的前提。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不谋而合,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到亚洲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从局部到整体的深层转变,此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经济全球化走到今天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生产交往不断扩大,世界已经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根本、最革命的动力因素,生产力的变革决定着一切关系的变革。因此,因此笔者可以确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必然是全球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必然产物;汪信砚教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的本真意涵’一文中同样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分为实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应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质即是伴随着全球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扩张逻辑的必然产物。”因此,基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观,是立足于全球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着眼于世界的整体性建构上,将人类命运看成是一个整体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强调世界各国人民要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共享发展,共同进步。随着全球化纵深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全球性问题:地方狭隘主义,民粹保守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等屡见不鲜;还有某些国家甚至一再想退出全球化的浪潮,以规避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回到过往那种封闭自守的状态。但是正如习近平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和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的演讲中指出“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虽然隔绝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显然这些思潮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与之截然相反,这一理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观的彻底运用,立足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强调世界各国要相向而行,而不是要背道而驰,要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共同推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观为基础

下一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观为基础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