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规范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去杠杆等严监管的大幕拉起后,平台一直处于舆论中心,平台消失、转型的争论不绝于耳。对于平台类公司而言,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明确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性融资职能,由此吹响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号角,平台类公司走向转型之路。但政府投融资平台体制已运作多年,运作中所暴露的预算软约束、融资成本与投资收益的倒挂、缺乏独立经营造血功能等一系列问题,都使得平台的转型绝非易事,其转型任重而道远。
(一)转型的痛点与难点
随着政府监管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监管形势趋紧,逐渐挤压平台依靠传统模式的生存空间,平台急需转型寻求新的经营模式,否则将坐以待毙。诸多监管政策文件已明确重申政府债务的融资主体仅为政府及其部门,要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功能,这看似为平台公司转型指明了方向,平台转型之路看似清晰,其实不然。我国目前的平台公司主要有省级、地市级、区县级等,由于级别不同、市场化程度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等诸多情况的存在,平台的转型不可能千篇一律。在密集监管政策背景下,面对如何转型、以何处作为突破口进行转型、转型的风险点及化解方式在哪里、如何化解转型路上遇到的障碍、如何对转型的效果进行评价等一系列的棘手问题,平台在短期内难以找到答案,转型之路充满焦躁和困惑。这也注定了各地各级平台的转型大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吆喝过后仍是步履蹒跚、原地踏步,转型之路步履维艰。
(二)职能的缺位与交叉
当下,无平台不转型,平台的转型虽是在不利环境下的被动所为,但更是平台对过往野蛮生长模式下沉淀问题的系统解决。但在转型过程中,由于平台自身市场化的缺位与越位、制度及规范管理模式的缺失、实体业务及人才布局的空白、运营及资本操作的缺乏等,再加上平台与地方政府部分职能的交叉、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色彩较浓,使得平台的转型发展遇到瓶颈。加之缺乏前瞻性的战略统筹及可持续性、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支撑,平台转型不转身、转型不转行等现象凸显,进展缓慢,甚至停步不前。
(三)转型的行为与障碍
长期以来,传统的以土地为抵押,以平台为媒介,以地方政府信用为背书的操作模式,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解决了地方政府财事权不对等形势下大举建设的燃眉之急,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平台主要履行政府融资职能,缺乏自身发展的战略安排与思考,经营性现金流不足,有些平台甚至处于“只有融资建设、没有实际回报”的状态,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等方式艰难维持运营,潜在风险较大。虽有政府债券的置换,但苦于额度有限,有些因为历史及其他原因,缺乏手续或根本无法纳入置换范畴。平台代政府融资所形成的存量债务偿还只能依靠自身的借新还旧,基建加码所要求的新建项目融资任务继续增加,导致平台债务累积明显,形成较重的债务包袱。这也注定了平台是在肩负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的情况下负重前行,有效化解存量债务的力度与深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平台转型的成败,这也导致很多平台虽转型但不敢脱离政府行为而完全市场化操作,其隐隐的痛,只能默默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