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巴基斯坦语言教育政策对中国语言政策的启示
 
更新日期:2019-08-08   来源:语文建设   浏览次数:22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重视国内的汉语教育,切实提高国人汉语水平。同时,重视海外汉语传播,使中国的汉语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巴基斯坦建国后,较为重视乌尔都语的普

 
(1)重视国内的汉语教育,切实提高国人汉语水平。同时,重视海外汉语传播,使中国的汉语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巴基斯坦建国后,较为重视乌尔都语的普及和教育来培养国民统一的民族身份认同和国家意识,这值得我们借鉴。结合近年来我国的语言状况,尤其是国内语言教育中“英语热、汉语冷”的现象比较突出。中国面临的语言问题较为突出的是英语的冲击。为了促进国际交往和改革开放,中国外语教育中的第一外语主要是英语,而且在升学、就业、专业、职务晋升、出国等方面,英语水平都成为衡量指标。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海外“汉语热”,汉语在海外的传播呈现飞跃式发展。“与在海外传播汉语及其文化的力度相比,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相对较低。这一现象折射出的是母语教育和文化认同的问题。”实质上,“母语是民族的元素,是文化的符号,是一个国家的标志。认同母语就是认同民族、认同民族文化,加强母语教育就是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因而,我们在热衷学习英语的同时,重视并加强国人汉语水平及其文化修养的提高,并且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沿线国家的对外汉语教学,这是经济发展、合作的需要,也是汉语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2)尊重多元语言与文化,保护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巴基斯坦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丰富,虽然在地方的语言教育中存在“不成文规定”,即允许地方学校运用方言从事教育教学。但是,对于少数民族语言,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巴基斯坦国家层面的重视和保护。这种类似割裂的现象值得我们警醒。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多,语言文字也多,这是中国国情的一个特点。中国的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就是从这样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1.95%(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达到11.3亿多。其余55个少数民族加起来占人口总数的8.04%,一共有9000多万。从语言在各种社会领域中的使用程度看,汉语使用人口最多,而且在行政、文化、教育、经济等各个领域中都被优先选用。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编写的大型国情专著《中国的语言》统计,中国境内的129种语言,目前正在使用的大概有80多种,而已经消亡的古代语言则不计其数。根据当前的情势,129种语言中,大约有近20%的语言属于濒危语言,有几种少数民族语言,如满语、畲语、赫哲语等,基本失去交际的功能。因而,政府要更加重视各种语言的关系,实施更为“主体多样”语言政策,即“做到尊重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注重主体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在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依法处理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言和繁体字以及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问题,使它们按照法律的要求各得其所、各展所长,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从而切实保障社会语言生活的和谐健康。”
(3)制定和实施多语种的外语教育政策,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多元语言人才。巴基斯坦现行的国语和官方语言皆是乌尔都语,其重视外语教育,之前偏重英语,近年来持续不断地加大汉语学习的力度。我国的外语教育主要以英语为主导,其他外语望尘莫及。目前“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体现在语言教育上,即是急需多语种能力的复合型语言人才。粗略地统计,“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大致包含50多种国家通用语和200多种民族语言。这些语言大多都是非通用语种。目前我国面向非通用语种的语言资源匮乏,“语种资源储备明显不足,国内高校能开设的课程不超过70个语种,而且语言资源建设大都停留在语言教学阶段,在国别与区域研究等方面相对滞后,难以充分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语言人才奇缺,语言服务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语言互通的需要”。因此,“一带一路”语言资源建设应该覆盖沿线国家全部语种,并能够在高校设置相关语言专业,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多种外语的机会。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巴基斯坦语言教育政策对中国语言政策的启示

下一篇: 巴基斯坦语言教育政策对中国语言政策的启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