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并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的生产
马克思把商品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也就是说,商品价值就是劳动者生产商品的劳动价值,其大小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设W表示商品价值,L表示劳动价值,则W=L。一方面,由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使用劳动力,并与生产资料结合,方能生产商品,所以劳动价值L包括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设生产资料价值为C,劳动力价值为V,有L=C+V。另一方面,由于劳动过程又是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并保存过程和商品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所以劳动价值又包括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即生产资料价值C和劳动创造的价值Vc,C+V = C+Vc,即Vc = V,“如果劳动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作为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这样,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设剩余价值为m,则Vc= V+m。当剩余价值被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形态,两者在量上是完全相等的。用P表示利润,则P=m。众所周知,剩余价值在生产和实现过程中,不仅要发生一些费用,如运输费用、营销费用、保险费用、风险成本等,我们把这些统称为经营费用,设为Cm,而且土地占有者和放债的资本家也要从中瓜分地租和利息,分别用R和I表示之。另外,资本家作为高层经营和管理者,其劳动也应获得相应报酬,经济学称之为正常利润,设为Pn。如果Pn=P−Cm−R−I,则不存在剥削。实际上,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主要是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来实施的。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其目的都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降低劳动力的价格,从而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由于资本家预付的劳动力价值外在表现为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设为S,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价值的背离程度即为新增加的剩余价值m1,即V−S=m1。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所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按照社会价值出售所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所以商品价值W分为商品的个别价值W´和商品的社会价值W´´,W´´−W´=m2,m2即为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了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使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得以实现,所以m2最终将转化为m1。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工人的工资越低(直至最低限度),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则越多。“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进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因为其有两个前提条件:具有人身自由的无产者和劳动力“蓄水池”的存在。
(1)雇佣工人是具有人身自由的无产者
雇佣工人来自于失去土地的农民、帮工、学徒、破产作坊主、城市手工业者等,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除了人身自由以外一无所有。雇佣工人的人身自由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即资产阶级的自由观。它是在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统治的转变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特性决定了经济活动的主体必然要摆脱自然经济中的人身依附和等级关系,使处于商品交换中的人具有人格上的平等和自由买卖的权利。竞争自由必然会导致优胜劣汰,优胜者将获得更多的物质成果,除了个人消费外,其余将作为资本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失败者将失去个人财产,成为无产者,只能把自身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卖给优胜者,才能换取维持其生存意义上的自由。“地主、农场主、教区牧师、工厂主和政府通过‘面包圈之战’竭力把小麦从劳工的餐桌上夺走,让土豆变成他们的主食,其中关键的年份是1795年”。“工人阶级的状况也就是绝大多数英国人民的状况。这几百万穷困不堪的人,他们昨天挣得的今天就吃光”。无产者生活在城市的贫民窟中,“这是城市中最糟糕的地区的最糟糕的房屋,最常见的是一排排的两层或一层的砖房,几乎总是排列得乱七八糟,有许多还有住人的地下室。”,路面坑坑洼洼,“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他们穿的衣服也是破旧不堪的。因此,资本主义的自由是一种形式自由,资本家可以自由地享有货币财富,而对无产者而言,只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
(2)劳动力“蓄水池”的存在
农业和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社会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大量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里,贫困人口不断增加。财富变成资本,对工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使“工人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人口以令人难以相信的速度增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阶级。”。财富的过度集中导致消费不足,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从而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贫困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的绝对增长。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企业的资本技术构成将发生变化,“即生产资料的量比推动它的劳动力的量相对增长,又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价值的不变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因为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总资本可变组成部分的大小决定的,所以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递减”。资本对劳动力的相对或绝对的排斥,引致了“相对过剩人口”。随着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技术形式变化的加速,那些时而同时、时而交替地被卷入这些变化的生产部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因此,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无论是绝对过剩人口还是相对过剩人口,使得劳动力供给大大超过了其需求,为资本主义生产形成了劳动力“蓄水池”,马克思称之为产业后备军,它具有双重作用。一则,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既对资本积累起着杠杆作用,又为资本家提供了可靠的劳动力资源,资本家可以根据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劳动力的需求量;二则,它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工具和手段,因为劳动力“蓄水池”的存在对在业工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接受资本家提出的任何苛刻条件,包括最低的工资、恶劣的工作条件、延长劳动时间等。就业工人的过度劳动反过来又扩大了它的后备军的队伍,“而后者通过竞争加在就业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压力,又反过来迫使就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的摆布”。这种劳动力“蓄水池”的恶性循环成为资本家致富的手段,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