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过于透明的预言:关于形式的突破与局限——评范小青《女同志》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小说界   浏览次数:39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过于透明的预言:关于形式的突破与局限评范小青《女同志》[摘要]:主人公万丽的心灵世界是透明的,在许多人锐利的眼光下她的脆弱

 

     过于透明的预言:关于形式的突破与局限

                                     ——评范小青《女同志》

 


[摘要]主人公万丽的心灵世界是透明的,在许多人锐利的眼光下她的脆弱、犹豫、疑惑被一一识破。范小青不是在情节内部的冲突、矛盾之中返观人物心灵的不同层面。而是在与人的对话之中袒露心灵世界,根据这种袒露来推动情节。借着别人的嘴来提出问题,丰富万丽的内心。许多人与万丽之间话语和心灵的交流形成交响,精致地展示官场内部人情的复杂程度。心灵的预言与代言的形式让万丽的内心世界如万花筒一般全方位地呈现,却是以牺牲阅读的期待为代价。文章预言远远大于悬念的设置,相对削弱了文章的可读性。

 

[关键词]预言、心灵空间、透明、悬念

 

范小青对苏州的地理与历史十分痴迷,她的癖好似乎要弄清每一条小巷,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房屋、桥梁背后的历史故事。她的早期作品,从《裤裆巷风流记》到《锦帆桥人家》,都是以一个巷子或一座桥的区域为背景讲述故事。地理的座标对她而言太重要了。对这些众口相传的逸闻典故,范小青很少追究真假,她的兴趣与能耐不在于此。她如数家珍地展示与倾诉的欲望来自于她对古城的眷恋——有多少古城能如苏州那样容纳如此多的典故?以地理为经,以历史为纬,范小青耐心、细致地编织她的江南名城苏州的故事。范小青的小说如同苏州的刺绣,干净、细致、耐心、精致。一针一线,从从容容,没有什么太大的起落,一副写实的画卷就跃然而出。但是总让人感觉比较僵硬,不够活络,范小青的才气部分被这些地理历史典故窒息了。到了《女同志》,这种民俗风情画卷展示的欲望明显减退。尽管由于叙事的需要有不少关于南州地产方面的相关材料,范小青已经没有太多热情追溯这座古城背后的历史脉络。从向后看然后返观现在到立足现在与未来,范小青不仅时间意识开始转移,抛开地理与历史典故的牵掣和羁绊,更加关注人物的心灵空间,她的叙述也更单纯起来。但她的才情调度还是很难离开身边的现实,纵横天地、汪洋恣肆的无边遐想离她很遥远。

 

                               

 

范小青习惯将一部长篇分割为许多小章节,各个章节有相对独立的故事。她显然不是属于重剑无锋的宏大叙事,而是亮出一支支短刀匕首形成强大的阵势。范小青写过不少电视剧本,《女同志》的叙述乍一看让人感觉有点太像电视剧:情节紧凑、紧张,线索清晰,具有某些模式化倾向。每个小节相对独立,又不像《西游记》那样,每章的妖怪神仙都有所不同,《女同志》涉及的人物并不算太多,像余建芳、伊豆豆、聂小妹、陈佳、叶楚州等人物一旦进入叙述就没有彻底离开,而是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突然又回来,产生振荡。范小青给足了让每个角色充分施展的空间。让我寻思这是不是电视剧节约演员成本的惯用方式。

主人公万丽在官场不断遇到困难和心灵的折磨: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夫妻之间,事务性工作……几乎所有稍微大一点的事情万丽都无法把握。康季平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师、人生规划专家、预言家。康季平帮万丽找到了在妇联当公务员的职务,开始了她漫长而艰辛的升迁历程;在万丽与孙国海热恋并打算结婚的时候,康季平劝说万丽他们性格不合,不要结婚;万丽因为上级排挤而每况愈下的时候,康季平帮她换了工作;在新环境碰到强劲对手陈佳之时,康季平安慰她,并帮她联系读在职硕士;为她争取参加省高学历青年干部培训班;帮她联系省里的大秘书并陪酒,因此住院;万丽在北京高层攻关的时候,康季平又特地飞到北京帮她解决难题……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情节。每次情节遭遇难题无法继续推进的时候,康季平像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一样左右文章的推进,他全知全能,他的一番话,一些举动都可以立即让一切困惑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如果把《女同志》看作一副刺绣,那么康季平就是左右刺绣的手。在编织出现停滞之时,他决定了下一步在哪里穿针,怎么引线。##end##

万丽和康季平一次失败的交欢成为转折点。在这之前,康季平仿佛是上帝,在万丽最困难的时候总是神秘出现,完满解决完问题后又自动消失。他永远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出场,也明白自己要怎么做,做完之后也一定成功。他的选择、做法无可挑剔。康季平成了万丽的心理依赖。但是,做爱之后,康季平开始走下神坛,不久后他就一病不起,而且在病期间再也没有发挥帮助万丽解决问题的核心价值。从感情上说,他们心灵早已默契,早已水乳交融。这第一次交欢应该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但是,结果让万丽失望,让康季平内疚。虽然作者不遗余力地为这次失败的性经历开脱(因为听到门外有声响而草草收场),这更暗示着康季平身体的垮台——他的身体已经无力维持一次正常的性爱过程,作为康早夭的伏笔。我关注的是,作为事业上坚定支持者的康季平却在道德上成为万丽的反对者。奇怪的是,一向心地善良的万丽这次婚后的出轨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道德忏悔:她不满的只是居然与心灵相通的康季平做爱没有快感,而不是竟然可以背着丈夫与康季平做爱。这次失败的性爱是一个象征,一个交接仪式,成熟万丽的登场和衰弱康季平的退场。此时的万丽在康季平的指导下已经经历足够的打磨,已经强大起来,强大到康季平已经无法满足她的需要,肉体的和事业的。康季平对万丽的爱执着而疯狂,几乎是以消耗自身为代价的。这次做爱耗尽了康季平最后的爱的能量,从此一蹶不振。而康季平性爱的有限欢乐之后以更快的速度走向死亡。或者说,从对万丽实质性的帮助上来看,康季平在做爱之后已经死亡。

 

 

范小青在对万丽心灵世界的开掘上是成功的。她的反思、困顿、折磨、懊悔抑或指向问题的解决,她的善良和她的犹豫,在《女同志》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谢有顺认为:“在一片巨大的现实喧嚣声中,范小青的写作所要触摸的依旧是人性的核心,她的《女同志》,就为人性的丰富和复杂提供了生动、准确的注解。在此之前,我还没有看见哪一个作家能够将官场女性的隐秘心理雕刻得如此精细而逼真,尤其是女主人公万丽的进取、挫折和每一次心碎,以及她对现实的温柔反抗,的确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广大的、被忽略的人心世界———这个世界不乏人性被格式化之后的虚假,但也残存着一种无法被消灭的温暖和坚忍。范小青在叙事上的仁慈和耐心,正是通过解析这些人性的缝隙而获得了辽阔的生长空间。”[1]但是,这些心灵的秘密到底是什么?范小青又是如何表达的?从第十六章到二十七章,是万丽心灵接受拷问并迅速成长的集中环节。十六章以前,万丽没有面对真正的挑战,更多的是随波逐流,她的主要任务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如何站准位置,跟对人。早期她的妇联工作春风得意,初来乍到,别人对她还不了解,也没有碰到实质性的强劲对手。她还能从容应付,游刃有余,挑战来临,因危机逼发的慌乱、失措还没有显现。这时候,除了万丽的心灵世界是封闭的。她不断试探着外面的世界,努力熟悉公务员的一些或明或潜的规则。她在猜测别人,别人也在猜测她。万丽与别人的对话的时候,口头语言与她心理语言一同存在,但是是分离的。她的心理语言更多是独白——别人无法猜透她的想法,她也不熟悉官场话语的规则,一堵无形的墙将万丽的心灵秘密裹藏。二十七章以后,康季平已经退居幕后,无力回天。伊豆豆做了万丽的属下,一些话也不便明说。而且,万丽也让她越来越看不清楚了。渐渐成熟的万丽已经能够独立决断一些重要的问题,甚至一些事情的做法让人瞠目结舌。此时万丽的心灵也有彷徨和失落。但是,这些都是她一个人承担,也许会被人看透一些,但是不会在对话中让人看得过于透彻。万丽的心灵也没有敞开,与前十六章不同的是,此时的万丽已经不是随波的浮萍,而是大局在握,胸有成竹。

我要特别关注第十六章到二十七章之间万丽的心灵空间,关于心灵活动被预言、代言的问题。此时万丽的心灵世界不仅仅属于她个人,而是在许多人锐利的眼光下显现。康季平、伊豆豆、叶楚州都可以击穿她心灵的防线,将她的脆弱、犹豫、疑惑一一识破。在第十六章,也就是陈佳的出现以后,心灵的代言、预言开始明显起来。这种表达策略显然不是独白,自言自语高度统一的心灵世界不属于万丽。这是心灵的对话体小说。但是对话的双方是不平等的,不是在各自的思想、情感上展开。万丽始终是被动的一方,另一方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力,高高在上。这种对话也不是巴赫金津津乐道的复调小说式的对话。复调的多声部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统一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之上:“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2]万丽的心灵代言模式一般是二元二人式,并没有多重。一般是两人之间的私密对话:万丽是一极,另外一个看穿她心思的是另一极,两极之间也不是相对独立的。其实都是万丽一个人的想法,这一头万丽遮遮掩掩、欲言又止,那一头开门见山、一语中的。万丽的心灵仿佛一扇玻璃,向问、康季平、伊豆豆等人常常都可以轻易洞穿,并代言。万丽的意志并没有超出康季平等人的范围。

万丽的心灵是透明的,一元的。甚至本我、自我、超我的划分对她而言都没那么必要。并不是说她的心灵没有层次,没有对立,而是这些对立都回归到一个人,在一个平面向读者敞开,她心灵的困惑、徘徊、冲撞都毫无掩饰,所有的行动都有充分的根据、理由,都在情节铺展之前编排好了的。范小青不是在情节内部的冲突、矛盾之中返观人物心灵的不同层面。相反,而是在与人的对话之中袒露心灵世界,根据这种袒露来推动情节。因此,她的本我被照亮了,潜意识被意识化了。发现万丽心灵的毫无遮掩之后,另一个问题浮出水面:为什么万丽的心灵会让人一看就透?这既有万丽心灵相对单纯、善良的缘故。作者借伊豆豆给出了另一个回答:“万丽很不自在,道,伊豆豆,你真以为你是我肚里的蛔虫?伊豆豆道,你又错了,我不是你肚里的蛔虫,但我总可以是我自己肚子里的蛔虫吧,我嘴上在说你,其实是我自己的体会。共性,这就是共性,你懂共性吗?”[3]人在进入体制之后,就被纳入了共性的范畴之内。政治体制划分如此精细,分工如此细致,人进入了这个复杂的体制之内,并没有因此变得复杂,反而更加简单、机械。某个岗位的职责是确定好了的,按照要求去做即可。关于同事之间微秒、错综的人际关系,关于升迁的敏感,关于竞争的激烈和残酷,体制之内人的体验都相差无几。万丽心灵的透明其实是体制内部关系的透明。体制是一个巨大结构,在结构内部的调度、渗透、转换无不有一些规律可以遵循。例如关于参加省“硕士以上学历青年干部培训班”以及向问给她三个职位要她选择。康季平看透了体制内部的一些规律,加上对万丽的了解,猜度万丽的心灵也就分外准确。

人心毕竟还是隔肚皮,仅仅参透体制并不能破解人性所有的奥秘。范小青就万丽袒露心灵秘密的时机选择上也是煞费苦心。万丽并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或者坚固的原则、思想让万丽雷厉风行。万丽的心灵魅力不在于思想,不在于坚定,而在于犹豫、徘徊之中的那一种在善良与体制之间纠葛的暧昧地带。如果她对康季平的倾诉是事业的选择和转折,那么万丽向伊豆豆敞开心扉更多的是情绪的失控,需要倾诉对象和心灵抚慰。在万丽心灵最为脆弱,几次万丽的心灵袒露都发生在自己几乎无法解决难题的时候:劲敌陈佳的出现;当万丽和陈佳为了争提科长而焦头烂额的时候,组织却调来了万丽原来的同事余建芳来当科长;余建芳与她因为一句话闹矛盾。这三次都是伊豆豆担任心灵的分析师和调解员。万丽的困顿、机遇、选择都在伊豆豆的掌握之中。也只有在这样的心灵困境之中,伊豆豆才知道万丽为什么会不平衡,也知道怎样让她重新找到心灵的支点。

这种小说人物的心思被人看穿并揭露的形式并不是范小青的独创,许多文学作品都存在。但必须要以心思被看破来推动情节发展,出现频率又如此之高的,在我阅读范围内,范小青可谓独步。这是分裂的自我的双重表达。这种虚伪的分裂可以部分还原为体制与心灵之间的断裂。许多话不能直说,不能言明,而要曲径通幽、含蓄委婉、点到为止。万丽能说的一般是体制之内允许言说之处。范小青并不是要主人公一个人坦白所有的问题,而是借着别人的嘴来提出问题,丰富万丽的内心。许多人与万丽之间话语和心灵的交流形成交响。将原本平面的表达立体化、多元化、全景化。通过对其他人物的对话精致地展示官场内部人情的复杂程度。这种形式的过多运用也将走向反面。

 

心灵的预言与代言的形式可以让万丽的内心世界如万花筒一般全方位地呈现,但是却是以牺牲阅读的期待为代价。悬念刚刚产生,立刻在一番对话之中袒露无遗。对话的结束往往意味着下一步情节发展的答案。其余的都一目了然,波澜不惊。这样,心灵丰富了,悬念与期待却打了折扣。一部好的小说最好不要让人看得太透,多留一些回味和猜测的空间。我也不赞成到处设置叙事圈套、陷阱,玩尽各种叙述的游戏,让人阅读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是《女同志》在预言方面过于明显了。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每部小说都在告诉读者:‘事情要比你想象的复杂。’这是小说永恒的真理,但在那些先于问题并排除问题的简单而快捷的回答的喧闹中,这一真理越来越让人无法听到。”[4] 《女同志》让人感觉,事情比你想象的要简单一些。

范小青不仅仅在心灵空间上大量使用预言和代言。几乎整个文本结构就是主题先行。万丽的性格一开始就是被预言的:按照康季平的说法,万丽一生都要受着善良本性与工作纷争的纠葛,套用万丽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当代妇女自然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和谐统一论》)[5],也就是女性自然人格与社会人格之间的矛盾。作者有意通过两个主人公各自不同方式的表达,暗示文章的一个核心冲突:良知与理性,自然人格与社会人格。后面的叙述也确实没有偏离这个先行的主题。除此之外,万丽的婚姻也被预言。康季平在万丽与孙国海热恋之时就提出善意的警告:她和孙国海性格不合,最好不要结婚。固执的万丽此时对康季平还心怀敌意,最后还是与孙国海结婚。婚后两人果然经常磕磕绊绊、吵吵闹闹。阅读时,我看到“孙国海”三个字的时候,就在想,这次他们打算怎么吵?当然,每次吵架的花样都翻新,而且程度不一,还是有看头。但仍然让我不太满意,为了让小两口吵架,夫妻间的甜蜜几乎没有。这样忠实地遵守康季平的预言是不是损害了婚姻生活丰富多彩的许多面?甜蜜、恩爱不能写,连平平淡淡都不能写,见面就只有猜疑和吵闹。

阅读文本之时最让我疑惑的并不是故事会向哪一个方向发展,这些只要看看康季平(有时候是伊豆豆等人)的分析就可以胸有成竹,八九不离十。而是康季平哪来的神通通晓一切?为什么要这样无私得近乎疯狂地帮助万丽?最后,问题水落石出:康季平是因为爱万丽,又因为身体不好不愿意跟她结婚,拒绝万丽源于真爱。他又是大领导向问的外甥。从叙述的分量来看,文章预言远远大于悬念的设置。不知道问题,先有答案,先坦白结果,然后再叙述内容。甚至我们可以猜测万丽因为工作需要必须牺牲某些人的感情之后的心灵忏悔。几乎只有神秘的康季平和向问可以让人对以后的叙述有所期待。如果以这一个诱饵来让吸引我阅读完整部小说,似乎还不够分量。还好,《女同志》中密集而紧张的官场角逐部分抵消了阅读期待淡薄带来的乏味。

 



[1] 谢有顺:《女同志》推荐词,见《女同志》该书的封底

[2] 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7

[3] 范小青:《女同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116117

[4]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24

[5] 范小青:《女同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29

 

上一篇: 过于透明的预言:关于形式的突破与局限——评范小青《女同志》

下一篇: 过于透明的预言:关于形式的突破与局限——评范小青《女同志》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