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更新日期:2019-08-09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28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忠信之礼帮助大学生提升人际形象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忠信之礼,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1、忠信之礼帮助大学生提升人际形象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忠信”之礼,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说:“信于友有道”。孔子则更是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待人谦卑,交友讲忠信,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此外,诚信也是古人在人际交往中强调的品质,“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等均说明了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目前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导致整体人际形象下滑,对其在学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开展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锤炼意志提升大学生抗挫折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生道路上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宋儒张载在《西铭》中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司马迁在蒙受宫刑奇耻大辱时激励自己写出《史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历来倡导贵生、重生,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即“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要敢于承认和改正。儒家经典《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珍重生命,爱惜身体,毛发肌肤不敢有所毁伤,这是孝敬父母的基础。因此,大学生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正确对待,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提高自身的抗压和承受能力。
3、“和合”思想促进大学生互尊互爱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合”思想,即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强调“天人共存、人我共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辩证立场,强调人际关系“以和为美”,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之间要有“仁爱”之心,既要正视差距,也要相互包容,在与人相处时要秉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既要相互亲善、关怀、照顾、支持,又要相互谅解、妥协、谦让、克制,这些思想对于过于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人际沟通中的矛盾冲突有着重要的意义。
4、忠怒之心让大学生学会感恩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他人。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忠恕二字的前提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现代社会有太多的评判标准,如果我们的心迷失了方向,就根本无法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曾子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在恕道里面还包含着深刻的感恩之心。对自己当下的日子,对此刻身边的人,抱有一种深深的珍重和感怀,这样对这个世界就会更加宽和。如果我们经常心怀感恩之情,就会更容易理解和宽恕别人。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度量、理解他人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行为规律。这种严格要求自己,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以己度人的人际交往方式对大学生有积极的影响。
5、乐观思想能调节大学生的心理情绪
儒家思想倡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有为、入世的乐观思想。儒家讲究“乐天知命,通上下之言也。圣人乐天,则不须言知命,知有命而信之者尔,不知明无以为君子是矣”,不怨天,不尤人,乐道安贫,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外在的不足和缺陷。儒家的乐观思想表现为积极进取、热爱生活和尊重生命,是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一种不屈不挠的乐观人生态度,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期望和信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在这种乐观心理的指引下,将挫折和困难看作是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困境中不断完善自我,对于调节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情绪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6、注重内省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内省,强调通过内省、遵从本性来维护身心理健康。荀子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意思是说,你见到善的东西、好的东西,一定要把这个善修养到你的心里面。见到不善的时候,要有一种忧虑的心来反省自己。孟子也提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探究自我深层心理的方法。内省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认清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防止迷失自我。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下一篇: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