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期以兵事,变为回归本职:龙启瑞、单懋谦
 
更新日期:2019-08-14   来源:安徽史学   浏览次数:26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咸丰六年十月十一日,广西名士龙启瑞接替廉兆纶来赣督学。他是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一直在京城供职。出督江西学政前,历任

 
咸丰六年十月十一日,广西名士龙启瑞接替廉兆纶来赣督学。他是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一直在京城供职。出督江西学政前,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1843)、广东乡试副考官(1844)、湖北学政(1847)。龙启瑞很早就有志于事功,在出广东试差之时,王拯曾赠言,“龙子翰臣,居翰林,曩闻海夷之变,常慨然发奋,思立功海外。”
道光三十年(1850),龙启瑞在督学湖北任上,由于父丧,丁忧回籍。期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他奉命与广西巡抚邹鸣鹤办理团练,并在咸丰二年的桂林保卫战中取得战功,获咸丰帝嘉奖。继而由通政司副使(1856)外放江西学政。数月后,迁为江西布政使(1857),咸丰八年(1858)九月病逝于南昌。
龙氏是一位较为典型的名士学政,除了状元桂冠之外,他还是广西桐城派五大古文家之一,通音韵学、文字学、目录学,擅书、画。督学湖北期间,作《经籍举要》,旨在为诸生指示“根本”之学的门径,以“根本既立,则举业乃其枝叶,自有畅茂条达之象”来鼓励诸生读书。此书比张之洞的《輶轩语》和《书目答问》早了二十多年。从此,以诸生为对象,教导科举注意事项和读书门径的书目类著作畅行于晚清社会。
龙氏在湖北学政任上(1847-1849)堪称学政楷模,为扭转当地卑靡的文风作了巨大的努力:
湖北人士知礼尚文,启瑞专以根柢之学振之。著《经籍举要》一书,以示学者。又以学政之职有三要:一曰防弊,二曰厉实学,三曰正人心风俗。故所作文檄,告诫周详。既复举旧日所闻及近所施行者,为《视学须知》一卷。
然而,这样的一位名士来赣督学,为的却不是来扶持因战乱而衰败的江西文教。龙启瑞来江西之时,全省仅省会及一府还在清军手中。清廷派遣龙启瑞为学政的初衷,正如龙氏的好友、江西籍文人蔡寿祺的赠诗中所言:
今年同值文华殿,深契蓬山第一人。
虞陛纳言分重职,章门造士拜恩纶。
莫辞四牡驱驰苦,须使双江教泽新。
圣主知君能御侮,南邦保障待儒臣。
首联中,因龙启瑞在是年四月二十一日举行的殿试中任内收掌官,蔡寿祺亦任,故曰“同值文华殿”;龙启瑞为道光二十一年状元,故曰“第一人”。颔联和颈联中的“造士”与“教泽新”都是学政本分,故蔡以之相勖。关键在尾联,《清史稿》龙启瑞本传记载其“(道光)三十年,丁父忧回籍。咸丰元年六月,广西巡抚邹鹤鸣奏办广西团练,以启瑞总其事。二年七月,省城围解,以守城出力,以侍讲学士升用”,能在太平军起事的初期,保住省城桂林,是一场难得的胜仗,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亦使其为“圣主”所知。咸丰六年二月,江北大营告破,几个月后,江南大营亦被攻破,东南战事越发糜烂。此时,主战场之一的江西,学政廉兆纶先兵败后“告病”,这使清廷想到富有军事才华的“儒臣”龙启瑞。以“南邦保障”相期,表征派遣龙启瑞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整顿学务,而是襄办军事。与前几任学政被动地承担军务不同,朝廷已将军事才能作为派遣学政的重要指标,已顾不上考虑学政、督抚的平衡机制了。
果然,咸丰七年三月,龙启瑞就迁为更便于赞画军务的江西布政使。在布政使任上,他为江西兵事出力良多,“值发逆鸱张,地方凋敝,征兵筹饷,昕夕不少休。”直至咸丰八年(1858)九月,病殁,其妻何氏亦自缢殉夫。曾国藩为其作挽联,出句写到,“豫章平寇,桑梓保民,莫讶书生立功,皆从廿年积累,立德立言而出”,突出其“豫章平寇”和“书生立功”的事迹。同治十一年(1872)七月初九日,从巡抚刘坤一请,朝廷准许龙启瑞入祀江西名宦祠。
按照体制,学政本应与该省督抚“互为敌体”,此时龙启瑞却直接转任为布政使,成为巡抚的属官。然而对于赞画兵事的龙启瑞来说,布政使的头衔比起学政的头衔来,显然更加名实相副。学政参与兵事,总归“有乖体制”。而不参与兵事的学政,反而能做得长久。咸丰朝最后一名江西学政单懋谦便是如此。
咸丰三年(1853),单懋谦在湖北家乡丁母忧,命在籍办理团练。他对行伍之事并不陌生,言谈举止中亦颇以兵事自任。武昌被太平军所占之时,他曾有“升平不敢论形胜,匡坐幼思策治安”之句。长期出仕于江西的冯询曾在咸丰年间作了一组交游诗及军史诗,他给单懋谦的赠诗写道:
劫火焚书挟书谤,五车不敌百人仗。斯文未坠振者谁,扶轮捶钩幸有大宗匠。千秋颂羊傅,四海拜庞公。襄阳多大儒,继起公特隆。主持文教戒渎武,感乱得勿忧填胸。……稍暇爼豆可以息干戈,安知此邦不乱,非赖文翁化三千鹄立勉群英。吟诗要作金石声,皋䕫赓歌亦词客。韩范勲业皆书生,君不见文中子,河汾讲学重儒理。作成人物尽英雄,将相竞传门下起。风云际会古如此,而公心似西江水。
诗中提到,虽然现在是“五车不敌百人仗”的时代,但仍有单懋谦来振兴斯文,希望其“主持文教戒渎武”。但是现实情况是,单单靠主持文教,无法做到“戒渎武”。所以冯询又以隋代的文中子王通来勉励单懋谦,言书生造就功业的另一途径就是培养出成为“将相”的门下来。以曾国藩的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团练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力军,曾国藩的老师唐鉴,亦是一介书生,冯询以此言赠单懋谦,未尝没有附会的意思。
虽然冯询的赠诗是一首以赞美对方为主的应酬诗,然而它还透露了更多的信息。作者冯询是广东名士,他应有很大可能知晓单懋谦督学广东之时,在战场上的事迹:
懋谦字地山,襄阳人,道光壬辰进士,在翰林以不学闻,广东英夷之警,懋谦以祭酒为学政,托疾归,宣宗甚怒之,密记御屏,有永不起用之语。咸丰末,以见恶于巡抚胡文忠,不得已入都,驯至大用,庸庸粥饭中枢而已,朝论亦轻之,乃致归。
据李慈铭称,道光二十年(1840)八月,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当年,单懋谦出督广东学政,因畏惧英人兵锋而托病回乡。《清史稿》中亦称他在督学广东期间“以病归”。单懋谦既然想在江西规避参与兵事,也乐得“为尊者讳”,不提单懋谦在广东学政任上规避兵事的污点。但他又在诗中将单懋谦与文中子相比——“作成人物尽英雄,将相竞传门下起”,不提单懋谦参与兵事,却将单懋谦抬举为“将相”的老师,却是一种拐弯抹角的恭维。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期以兵事,变为回归本职:龙启瑞、单懋谦

下一篇: 期以兵事,变为回归本职:龙启瑞、单懋谦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