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毕摩文化与释家文化交流交融关系
 
更新日期:2019-08-14   来源:中国文化   浏览次数:24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古印度,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因佛教由释迦牟尼首创,因而又故称释家文化。汉末至西晋时期传入我国,我国佛教分汉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古印度,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因佛教由释迦牟尼首创,因而又故称“释家文化”。汉末至西晋时期传入我国,我国佛教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等。自创立并传承和发展汉传佛教之日起,彝族毕摩积极吸纳汉传佛家文化,充实和完善彝族毕摩文化。其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滇南滇中彝族民间流传的彝文木刻本《礼法经》及纸质传抄本《唐王遨游地府》《西行取经记》等。其中彝文木刻本《礼法经》主要内容是:善恶分明果不同,善如金花永不谢;阳间贫富由天赐,阴间扬善又惩恶;知书达理循伦理,行善有功莫居功;剖肚割肝治母病,贪得无厌食苦果;人间伦理是根本,切莫欺人莫骂人;不义之财不可取,不知羞耻被人弃,欺孤凌寡天不容;不讲礼仪如畜牲,死后要变牛和马;儿孙行善祖慰藉,祖宗庇佑儿孙盛;行善世人尊,心善阴君爱,伦理道德传万代,人人都要遵伦理。
《唐王遨游地府》主要内容是:龙王不按天君神格兹旨意行雨,大地旱涝不均,城内洪水泛滥,城外干旱无雨,于是唐王与龙王争斗,龙王被杀。龙王阴魂告到阎王处,唐王被迫赴阴府对堂,跟随阴府催判官周游阴间名山名桥,名江名城邑,目睹阳间犯何种罪,阴间仍受何种刑。唐王重返阳问,召集满朝文武官员,讲述阴府里的所见所闻,并要求文官记录成书,把阴问的法规条款颁布于天下,教育天下人,不论君臣百姓庶民,都要按条款办事,不得逾越,违者不论谁,按条款惩罚。
《西行取经记》中人物与汉文《西游记》相同,但内容却很大不同。彝文古籍《西行取经记》中说:唐僧出生在云南大理州宾川鸡足山,父亲姓张,母亲姓陈,都早已去世,唐僧由沙和尚收养并抚育成人。如“世间有一个,名字叫唐僧,生在鸡足山。其父为赵氏其母为陈氏。生来不知父也不知母。”唐僧长大后,为了给死去的爹妈念经,遂去西天大佛山找经书。路过大河边,遇到观音老母,观音教他念了咒语,又让他到昆明五台山下把孙行者喊出来,拿出顶金帽子让孙行者戴上。孙行者表示愿意保唐僧取经。二人一路行去,到雪莫借白山遇到猪八戒,八戒先要吃唐僧肉,后来被孙行者打败收服,一起保唐僧西天取经……在后来取经途中,遇到牛魔王火焰山,遇到了吃唐僧肉的河妖。到了大佛山取回经书,又遇到抢经书的大虹鱼,经书虽未被抢走,但已泡湿了,只能放到石板上去晒,结果都粘在石板上拿不起来。后毕摩祭司去抄下来了经书120册(部)。一句话,彝族古籍文献《西天取经》的故事场景在云南境内,所谓的“西天”是云南西部,“西天取经”即到滇西取经,其路线大体为从滇南滇中到滇西,而且取回来的经书也不是佛经,而是可以使人魂“上天入地”的彝族古籍文献《查姆》《吾查》《们查》等。
彝族传统生死观最初是人来自图腾物,死后还原为图腾或回归自然的“天人合一”观,如《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载:“罗罗即乌蛮也。……酋长死,以虎皮裹尸而焚,其骨葬于山中。……人死往往化为也。”正如摩尔根大调查研究美洲印第安人所言:“摩其人以熊、鹿为图腾,他们确信灵魂会转移的,人死了以后,将成为熊和鹿。”后由中原汉族道家文化的影响,逐渐演变为人死有三魂观念。其中:一魂回归祖先发祥地,与历代祖先团聚;一魂去坟地;一魂留于家中神龛前,享受后代子孙的祭献。然而,自汉传佛教文化传入西南地区,其生死轮回观也深深地影响了彝族毕摩文化。如:今世修路搭桥者,来世可骑马坐轿;今世糟蹋五谷粮食者,来世可能是乞丐;今世哄人诓人,来世可能是聋哑人;今世勤俭持家者,来世吃穿不愁;今世铺张浪费者,来世缺衣少食;今世施善积德者,来世贵人贤达;今世毁路拆桥者,来世瘸腿断脚;今世偷鸡摸狗者,来世短臂秃手;今世作恶者,来世没好下场。这与《礼法经》《唐王遨游地府》中记载的释家生死轮回观基本一致,并强调宣扬“前世因不行善积德,今世受苦受难;今世若不行善积德,来世受苦受难。”因果报应思想,也道明生与死可以反复循环,生是死的前奏,死是生的转折,所以倡导生前多行善积德,来世可享荣华富贵或高官厚禄。还有彝文古籍《苏腊》中说:来世变成女或男,说明上世、今世修炼得好,否则就变成牛、马、猪、鸡、狗、猫及蛇,或先变人再变动物,或先变动物再变人,或先后变牛、马、猪、狗,等等。
如今滇南滇中彝族聚居区留存的观音庙、娘娘庙也不少,每每祭奉活动中,彝族毕摩都亲自参与活动且主持祭祀,同时讲唱传承释家文化类彝文古籍的《王母娘娘》《观音菩萨》《阴君阎王》《唐王遨游地府》《礼法经》以及《王母娘娘传言》《观音菩萨传言》等,这不能不说是释家文化渗透到彝族毕摩文化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滇南滇中彝文古籍《造字著书》一书记载关于彝文起源和发展及其编写伦理道德方面,如:“上古时候,世间没有文字,后来先贤尼拾搓(毕摩鼻祖),来到托倮高山上,栽银树和金树各一棵,并各开了3500朵鲜花,于是先贤尼拾搓邀请东西南北中五个先贤,加上他六个人,来到金银树下,把每一朵金花和银花用笔画下来,后这3500朵金花图和3500朵银花图成了7000个文字。他们六个先贤,一人画一卷,六个画六卷。后他们六个先贤来到吾注生寺里整理画稿,编成六卷书,刻在竹片上,并存放在书斋里。”这一与佛祖释迦牟尼云游修行规范佛教教规教义基本相似。如佛教经典说:起初释迦牟尼四处云游,寻师访道,学习静修和苦行,结果修行了六年,毫无成道的消息。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后,就开始收徒传法。释迦牟尼到鹿野苑去度化因他放弃苦行而愤然离开他的㤭陈那等五人。在去鹿野苑途中,释迦牟尼接受了几个商人的供养,并接受他们的皈依。这是佛陀的第一批在家信徒——优婆塞。到鹿野苑后,先前侍候释迦的㤭陈那等五人,也皈依了佛陀,并建立起第一个佛教团体。其后,释迦牟尼又四处传布佛法,大量收纳信徒,佛教逐步发展成一个遍满五洲大地、颇具影响的宗教。虽这两个神话传说记载的内容不同,但尼拾搓及东西南北中五位先贤创造彝文和编写彝族古籍文献的过程,与释迦摩尼及㤭陈那等五人规范佛教教规教义的过程,不能不说如出一辙,一脉相承。从这一点来看,创造彝文、编撰古籍文献与汉传佛教经典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很多彝族古籍文献是佛教经典翻译和改编过来的,这一点深信无疑。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毕摩文化与释家文化交流交融关系

下一篇: 毕摩文化与释家文化交流交融关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