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一带一路”视角下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更新日期:2019-08-20   来源:农业经济   浏览次数:32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近年来,陕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发展,仅2017年就接待游客2.0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5.6亿元,创建了10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投资建设了31

 
近年来,陕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发展,仅2017年就接待游客2.0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5.6亿元,创建了10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投资建设了31个文化旅游名镇。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逐步形成以下六种主要发展模式:
1农家体验模式
当地的农民利用自家的住宅院落,依托秀美的乡村风光,加上美味的绿色食品,开发农家乐项目来吸引外地游客前来体验,“吃粗茶淡饭、住农家小院、参与农业劳动”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给游客创造了“在农家过日子”的体验机会,让那些城市游客找到了返璞归真的感觉。如:岐山县北郭村地处关中平原西部,以“住农家小院,品正宗岐山臊子面,体验西岐民俗风情”为发展思路,全村农家乐141户,从业人员1101人,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90万人次,荣获省级一村一品农家乐“明星村”等荣誉称号。
2民俗参观模式
陕南独特的秦巴文化、关中多样的民俗风情和陕北粗犷的黄土文化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满足了游客“回归自然”与“怀旧”的心理需求,给予国内外游客最直观的体验,让游客尘封的乡愁在味蕾中浸润而出,给陕西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例如,位于位于陕西礼泉县的袁家村,被称为“关中第一村”,主打关中民俗和美食文化,采取“以农家乐为主, 集美食品尝、特色购物、演艺欣赏为一体”的发展理念,形成“一村一色、一户一味”的经营特色和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每逢周末与节假日,袁家村日客流量超10万人,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一跃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第一网红。
3农业科普模式
将乡村的农耕活动、田园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规划建设农业生态园, 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对游客进行农业科普教育,使游客对农业生产有所了解,并自觉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体验。这种模式以城市游客不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把农作物种植设计成巧夺天工的艺术图案,给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并组织游客开展栽花、种菜、摘果等体验活动,既享了农家生活的乐趣,又接受了农业科普教育。
4休闲度假模式
以乡村独有特色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享受美丽乡村的视觉盛宴,体验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小桥流水、山坡梯田、羊肠小道、群群牛羊、青山绿水、农家小院、炊烟袅袅、果园菜畦、鸡鸭成群等要素组成了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远离尘嚣,可以散步慢跑、爬山登高、练拳健身、引吭高歌,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5农业庄园模式
以现代农业和田园综合体为依托,一些乡村积极开发建设农业庄园,精心打造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庄园产业链条,培育国内知名庄园品牌。在发展主题农业庄园的同时,给游客营造一种“桃花源式”的休闲娱乐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大多数游客利用周末和假期来到这些主题庄园,不仅可享受庄园带来的安逸生活,还可享用美味的有机蔬菜。例如,杨凌示范区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核心,建成恒奇异果庄园、野猪林刘家农庄、尚特梅斯庄园、大马士革玫瑰庄园等28个特色农庄,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文化民宿模式
“民宿”是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与生态环境,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给旅客提供一种“乡野生活”的住所,打造传统与时尚相融合的精致乡村生活方式。无论是林间的小屋,还是青山绿水旁的宅院,这一切都让游客感到清新质朴,既避免了传统酒店的单一刻板,又多了一种“家”的感觉,形成独特的乡村文化格调,成为品质旅游的一个新兴元素,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2017年,陕西民宿收入超过4000万,入住次数超过70000次,位居全国第13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一带一路”视角下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下一篇: “一带一路”视角下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