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师德建设新模式的期盼
 
更新日期:2019-08-22   来源:教育科学   浏览次数:22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近年来,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越发显现,对新的师德建设模式的期盼也越发迫切。(一)高职

 
近年来,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越发显现,对新的师德建设模式的期盼也越发迫切。
(一)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参与对象的开放度不够,学生应成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传统教育思想将尊师看作学生天然的本分, 甚至“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将天地君亲师并列为人世间的至上权威。作为一切人伦秩序的终极依据,将教师奉在高高的神坛之上,学生甚至整个社会都只能敬而仰之,特别是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天然的甚至略显盲目的尊崇意识仍然根深蒂固, 形成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参与对象的封闭性太强、开放性不够的局面。
在“知识大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笼罩在教师头上的固有神秘光环逐渐弱化,教师应自觉地走下历史的神坛。在互联网发达、知识共享的信息时代,教师为学生上课的同时, 学生就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在线聆听同一领域大师的远程讲座。对真知和真理的追求, 必然使学生由传统的尊师才能尊学, 转变为因尊重知识才尊重确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时代赋予了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参与对象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广泛性,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高职院校教师应走下神坛, 与学生一起搞好师德建设。这也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内在需求。
(二)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学生的主体性不够, 教师应激发学生参与师德建设的能动性
尽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倡导多年, 但应试教育仍然余威犹存。“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甚至湮没了学生在师德建设上的主体性。学生习惯了家长、教师和师傅的长期关爱, 缺少理性抵制失范的言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主体性的树立,是师德建设的革命, 是学生起来革不良师德的命, 是学生对师德的最新需求革僵化的封闭的师德建设方式的命”。
(三)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评价标准的认同性不够, 应充分重视学生评价及社会评价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对师德建设越来越重视, 通过制度来规范评价师德是较为普遍的做法, 认为能够引领师德升华为师德精神的师德建设机制体系是一个以利益理性为主线的由分配机制、用人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体系。这些有其有利的一面, 但长此以往弊端就会显现, “许多教师为了各项任务的达标而疲于奔命, 始终处于一种应付和焦虑状态。始终感觉个体是不自由的,是缺乏幸福成就体验的,导致作为高校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降低, 并引发厌教心理、情感冷漠、疏离等症状, 使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沦为机械地操持和算计”。最终导致教师对评价标准的厌烦甚至出现逆反心态。
师德常常表现为外在的规范准则, 但其核心是教师内心潜意识地对这些规范准则的自觉自愿的认同或践行。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应该从教师内在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 尊重高校教师的人格特点和认知规律, 出台更为人性化、更具权威化、更有认同性的评价标准, 正确发挥和充分行使评价在师德建设过程中的激励、导引和内化作用。有调研显示,“选择‘自我评价’的占7. 0%,选择‘集体评价’的占27. 9% , 选择‘学生评价’的占41. 2%, 选择‘组织测评’ 的占7. 7%, 选择‘社会评价’的占16. 2%”。学生评价社会评价在其中遥遥领先。尊重和发挥学生及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训指导人员在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是提高评价标准认同性的必然选择。
(四)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对策研究的实用性不够, 应建立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师德建设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研究局限于对策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局限在文献论证和问卷调查研究, 还没有形成严谨的方法论体系”,结果导致研究结论的空泛, 针对性不强, 提出的对策缺乏实践操作性。其次是不易推广,针对高职院校组织和人员特点进行实证研究的很少, 能归结提升为高校师德建设模式的几乎没有, 用“高校”、“师德”、“ 模式”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只有一篇, 师德建设严重滞后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发展。学习教育部树立的师德楷模,实践中也有一定收获,但典型的其示范性、代表性也有其局限性, 人们学习起来有时感觉勉为其难或可望而不可及,难以恒久。
师德建设的所有研究应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践中找到落脚点才有意义,只有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进行“模式”研究,作为一种科学方法, 它的要点是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出发, 分析主要矛盾, 认识基本特征, 进行合理分类, 给人提供“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是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师德建设新模式的期盼

下一篇: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师德建设新模式的期盼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