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定位“小语文”:情感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更新日期:2019-08-24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浏览次数:20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面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浪潮,王富仁指出,正是在中国经济体制的社会化发展和中国文化思想的社会化发展同中国教育固有的国家主义性质之间的矛盾关系

 
面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浪潮,王富仁指出,“正是在中国经济体制的社会化发展和中国文化思想的社会化发展同中国教育固有的国家主义性质之间的矛盾关系中,激发出了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对此,王富仁认为,当代的教育应该重视“人”的发展,而不应仅仅是“人才”的培养。具体到语文教育,王富仁提出了新颖的“大语文”和“小语文”概念,并强调,我们当代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区别于传统“大语文”的“小语文”,即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并提高他们掌握运用直观的、直感的、情感的、审美的语言的能力。这样的概念转变不仅体现着现代教育的进步发展和改革观念的立异创新,更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结果,是教育性质根本改变的突出表现。
(一)倡导“小语文”、反对“大语文”的语文观
针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诸多分歧的现象,王富仁指出,其中很多是由于对“语文”这个概念把握不清而造成的。他认为,传统的“大语文”概念是源于人类一般的、普遍的语文观念;它实际上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的总汇,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完整性。我国古代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大语文”教育,即包含了所有用文字进行表述的内容。究其原因,古代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政治人才,其学习内容主要是伦理和文学,而这些都是囊括在语文之中的,所以,“大语文”成了人们普遍接受的文化和教育的代名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学习掌握的已不仅仅是文学和伦理。西方近现代教育学科分化的特征深入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出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分类。因此,以往“无所不包”的“大语文”概念已经不再适合当代的语文教育发展,而需要我们用“小语文”的概念加以思考。所谓“小语文”,是指在和中小学其它课程的区别中,在排除了庞杂的知识性内容后被界定的“语文”。它是一个民族语言总汇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整体;它并不代表整个民族文化,而只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王富仁指出,正是“大语文”和“小语文”概念的混淆,才导致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误区。他强调,“小语文”应该是有自己的特征和独特任务的,即不同于强化知识性和逻辑性内容的教学,而主要是培养学生感性的情感素质。任何人都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在今天的社会,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培养特定的某类人才,而是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人”,强调“小语文”的情感培养,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的表现。有了感情,学生才会在文字中感受到情绪,才会在理性的认知外有感性的体验,才能用心感受世界、用情感悟人生。
王富仁的“小语文”概念或许与当代某些学者的观点有所出入,或者有可能遭受来自社会的种种质疑和批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小语文”概念确是一种思想的闪光,它启发我们重新深入思考如今的语文教育。
(二)强调“小语文”的人文素质与语言素质培养
王富仁指出,当代语文教育的核心应是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并且培养的具体内容应该在“小语文”课程中得到不断的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不仅是一种语言素质的培养,同时也是一种人文素质的培养,二者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具体落实到中小学语文教育,即语文课在人文素质方面,主要负责学生情感的培养;在语言素质方面,主要担负起提高学生掌握运用直观的、直感的、情感的、审美的语言能力的任务。这也就意味着,其他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理性能力,而语文课主要负责感性能力的培养,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这样的阐释使我们对以往关于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论争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语文课不仅仅是一门工具课,即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能力,而后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写作,理解别人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悟;它更是一门人文课,有着影响人品格发展的重要意义,即通过学习语文,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锻炼感性思维,丰富情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
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夏丏尊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生命重在情感。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情味的课程,它里面的很多东西是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的。我们今天倡导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质上就是通过语文的文字和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情,进而对自己、对社会、对人生葆有深厚的感情,能在生活中有所感、有所悟,有真心、有真意,做一个“活生生”的人。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定位“小语文”:情感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下一篇: 定位“小语文”:情感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