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多重效应
 
更新日期:2019-08-28   来源:企业经济   浏览次数:24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创意经济形成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写到,创意并不一定就是经济行为,但一旦创意具有了经济意义或产生了可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创意经济形成
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写到,创意并不一定就是经济行为,但一旦创意具有了经济意义或产生了可供交换的产品,创意就可能是经济行为。创意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其主体是人,通过人的创造性思维,形成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元素,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将新的文化创意与技术、资本及人力资源聚合成为经济强大的驱动力,它便具有了经济业态的属性。有人从经济学意义上对创意经济进行界定,“创意经济指的是以创意为主导,以服务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重要特征,以强劲的创业活动为基本表现形式,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不少新特点的经济活动。”创意经济的兴起是城市化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成为城市文明进程的重要推动力,现代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的普及,激发了新媒体的崛起,掀起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浪潮。从市场需求看,“在解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人们的消费支出中,体验式的无形消费比例会逐步增大,而文化创意产品无疑满足了人们体验式无形消费的需求。人类需求的升级,为创意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创意本身并不能够创造财富,但当产品或行为加入了创意,具有了行业 “越界”的特征,就会孵化出不同行业渗透发展的新型产业,产生极大的附加效益,并具有产业发展的延展性和可持续性。例如二十年前人们是用由线路连接的功能单一的固定电话进行联络,而加入创意及新技术之后的移动电话,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飞跃;其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的结合,使一部智能手机兼具多种功能:付款、发邮件、看网页、叫外卖、社交、文化活动和娱乐等等,配合卫星定位技术,还具有导航的功能。创意产品跨行业的融合,彻底改变了传统行业划分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互联网+构筑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平台,将创意文化衍生到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产业组织的整个活动之中,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个由文化创意产业引领的新经济形态——创意经济由此形成。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使用呈单向性和垂直化的特征,随着规模的扩大,呈现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向。城市经济的深入发展,必然受到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消费需求升级等的约束,而具有文化要素与智能化技术相融合的创意经济,则具有低成本扩张的无限潜力,能够为高度城市化经济提供无穷的发展动能。西方发达国家在“创意经济”驱动下,迅速形成的以创意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在最近二十余年间显示出其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深入的巨大推动力。
(二)创意产业吸引了人才资源的聚集
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受教育的水平整体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相关工作,一个新的阶层悄然兴起,那就是“创意阶层”(Florida 2002)。在国际上,经济和文化名列前茅的大都市,都具有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最具创造力的文化创意阶层。意大利的米兰和法国的巴黎,依靠无与伦比的服装设计产业,赢得国际著名的时尚之都的头衔;日本东京则以动漫王国著称;德国2016年文化创意产业产生的附加值,甚至超过能源经济产业和金融服务业而与机械制造业比肩;中国近年来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领域的技术在广泛的生活领域的创新运用让人侧目。在所有这些国家创意经济的发展中,最核心的元素是创意人才。理查德.佛罗里达提出,创意阶层是新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对于创意的渴求,从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阶层。他们因创意经济聚合了关联公司、服务供应商、专业供货商及由此形成的行业组织等而从不同的区域汇聚到特定区域 。创意人才的聚集,使城市经济具有不断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三)构筑了以新型产业链为基础的城市产业新的生态环境
城市化的核心是实现产业的聚集(徐光远,2012)。文化创意产业,是超越了文化产业和其他传统产业的一种新型产业业态,具有产业融合的基本特点。从产业的主导方向看,是以消费导向取代产品导向,以经营价值链取代传统的生产链,通过新的创意,将不同产业的生产制造技术与文化艺术相融合,形成更具文化特点和价值含量的“越界”产品,再融入资本元素,形成产能;从产业横向融合的角度看,它以创意为核心,构建多重产业融合的网状产业结构,既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又突破了传统的产业划分界限。产品生产包含了设计、研发、制造等生产领域的活动,也包含着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消费内容;从价值链角度看,它从产品生产的源头开始,一直延伸至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创意-内容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运营管理-营销渠道-版权保护等线性价值链;从实际产品看,由智能手机、共享单车、实景戏剧到动漫影视、传媒出版等,还包括由这些产业衍生和辐射而共生的广泛的生产和服务行业,形成了发散型的新型产业生态环境,构筑了多行业技术交织、价值共同增值的复合型产业结构,体现出了产业的高扩展性和产品的高附加值的特点和属性。其优势,是从产业链的源头,优化了产业生态环境,将各类资源要素融合到实体经济中,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降低资源耗费和制造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了良性循环的绿色动力。
(四)营造智慧城市消费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促进城市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营造全新的智慧城市消费模式,这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可小视。
传统经济模式下,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现如今在国际经贸关系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建设消费社会,推动经济向内需型转变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与经济发达国家来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还具有很大的潜力。2016年美国居民的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已高达68.8%,英国为65.5%,欧元区平均为54.6%,金砖国家(除中国之外)也平均达到了58.5%,而我国同期为不足39%。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现象表现出中国经济仍处于资本过度积累而消费不足的状态。究其原因,有政策因素,更与产业结构低级、消费品的文化含量低下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城市消费、拓展消费空间具有极大的作用。
其一,创意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根本目的,是拓展精神文化消费层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拓展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其二,高科技产业与信息技术、文化要素的融合,在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等新科技基础上,能够实现技术和设备的全面升级,可以制造出多样性的、更具文化内涵和经济附加值的消费品,引导市场消费、创造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其三,伴随创意产业发展而形成的创意阶层,不仅追求物质和金钱的满足,他们更注重消费的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他们的消费倾向,对城市人群的消费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也将极大地促进和带动城市群体消费视域的拓展。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经济、城市服务和城市环境建设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文化创意与大众消费需求的融合,可以营造新兴的智慧城市消费模式,拓展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激发消费者个性化、娱乐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使城市化的愿景得到更加丰富的创意实践。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多重效应

下一篇: 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多重效应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