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的羁绊
 
更新日期:2019-08-28   来源:企业经济   浏览次数:25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规模上看,已居世界前列,但从结构上看,目前其增速尚落后于我国GDP的增速;从竞争力上看

 
(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规模上看,已居世界前列,但从结构上看,目前其增速尚落后于我国GDP的增速;从竞争力上看,创新能力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从占GDP比重方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26%,约3/4的经济体在4.0%~6.5%之间。目前,欧洲国家平均在10%~15%之间,日本为20%左右,美国已达25%左右,德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是强势,早在2009年,柏林的创意经济就已占GDP达21%,现在德国的主要城市如慕尼黑、汉堡、法兰克福、莱比锡、汉诺威等城市,创意产业已成为继汽车产业和制造业之后的新兴的支柱性产业,法兰克福也已是德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创意人才的“顶级去处”。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2002年末,全国仅有不到50个园区建成,2012年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2014年文化创业园区已2570个。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现在全国已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区,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截止到2016年,文化创意经济发展较早的京、沪、广、湖南、云南等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占当年GDP的5%以上,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
虽然我国城市化近二十年来的速度之快是惊人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率已接近世界最发达国家的水平。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城市化进程也很不均衡。就整体而言,中国的城市化仍在行进中。据经济学人智库预测,2030年左右,中国城镇人口将达到9.4亿左右,城镇化率也将提高至67%。但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好的关键性问题,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其核心是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在传统产业发展已面临极大的转型约束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构筑与发展已势在必行。目前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制约因素
1.技术与文化的融合缓慢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创新,这在传统产业中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成本控制,从产业链的源头上,缺乏对文化吸收和融合的重视;从产业链的后端看,也忽视对能够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文化要素、咨询服务、设计服务、广告服务等的产业跨界融合,这极大地削弱了文化创意产业本身的发展维度和传统产业的文化属性。
2.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意识不强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虽然规模扩张快,发展势头猛,但其发展主要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约束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主体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在传统产业和产品中,运用文化要素进行产业和产品创新的使命感和主动性。所以,没有发挥出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应有的量能。
3.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能力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文化创意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通过创新性体现的。创意只有来自于产业链的源头,才会具有产业扩散和融合的广阔空间和产品的高附加值。创新性的文化元素,依据文化要素的融合程度,可以依次有“形”、“意”、“境”三个层面。世界发达国家凭借资本、文化要素与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了极具文化渗透力和产业聚合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其产品达到了“形”、“意”、“境”的统一,形成了极强的市场竞争力。相比之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缺乏产业间要素融合的信息沟通,产品设计缺乏深度的要素融合性的“精心”创意,创意产品缺乏绝对竞争力,创意产业大而不强。
4.对于“创意”的“商业秘密权”的保护意识缺乏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基础是创意,创意是无形的,当它没有形成作品印象的表现形式或者没有达到相应条件的要求时,是无法获得著作权或专利权的保护的,为了保有创意的独特性,需要以“商业秘密权”的形式对此创意加以保护。由于这一意识的缺乏,好的创意往往难以体现出其实际价值,难以形成产业优势。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的羁绊

下一篇: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的羁绊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