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两次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的翻译活动
 
更新日期:2019-08-29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浏览次数:27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两次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是近代中国翻译事业的开创期。两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朝野士绅首先接触

 
两次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是近代中国翻译事业的开创期。两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朝野士绅首先接触到西方发达的器物文明,认识到中国欲自强必先学习、了解西方,而译介西方书籍首当其冲,“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译夷书始。”故身处变局之中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官员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甫办洋务,“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船舟等具为下手工夫办洋务、译介西方文化,自然离不开通晓西方语言和科技知识之人才,“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因此部分士林学者亦主张办馆收徒、翻译西书。如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主张,“今欲采西学,宜于广东、上海设一翻译公所,选近郡十五岁以下聪悟文童,倍其廪饩,住院肄业,聘西人课以诸国语言文字,又聘内地名师,课以经史等学,兼习算学”。王韬则积极主张“国家亦当于各口岸设立译馆,凡有士子及候补人员愿肄习英文者,听入馆中,以备他日之用”。
此时期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国内办馆和游学海外两种途径来实现。国内办馆,即由政府出资延聘中外人士充当教习,学生亦源自官绅子弟,译著内容自然受官方控制,且从事译著人数十分有限。如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开馆时仅有英文馆,后虽相继添设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东文(即日文)馆,但学生人数在其规模较大时的1879年和1888年,才分别“增至一百”、“加至一百二十五人”。上海广方言馆成立于1863年,“仿照同文馆之例”,“选近郡年十四岁以下,资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教习。兼聘内地品学兼优之举贡生员”。广州同文馆也于1864年6月开馆,选荐官绅子弟仅20人,“按期考试,分别激劝,务令精心研究,奋力学习”,虽有美国人教授外文,但学生“仍随时兼习清字清语,以重本务。”这些相继成立的新式机构,基本都内设有译书局或翻译馆,延聘外国人充当教习,选荐官绅子弟担任翻译人员。游学海外,是另一种培养翻译人才之途径。曾国藩于1872年上奏清政府,主张派遣士绅子弟游学海外,“凡游学他邦,得有长技者,归即延入书院,分科传授,精益求精,其于军政、船政,直视为身心性命之学。今中国欲效其意,而精通其法,当此风气既开,似易亟选聪颖子弟,携往外国肄业”。同年8月,容闳、陈兰彬率上海广方言馆学生30人赴美留学,开启近代官派留学生求学海外之门,此后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幼童陆续奔赴海外。此时期所出现的这些翻译机构,多是作为官方附属机构面世,但政府对其译翻译活动的掌控力是较为强势的。
就翻译方法来看,外国人口译与中国人笔述相结合,是此时期采用较为普遍之方法。如在江南制造局供职之傅兰雅,于1880年回忆该局翻译西书概况时说道:“至于馆内译书之法,必将所欲译者,西人先熟览胸中而书理已明,则与华士同译,乃以西书之义,逐句读成华语,华士以笔述之;若有难言处,则与华士斟酌何法可明;若华士有不明处,则讲明之。译后,华士将初稿改正润色,令合于中国文法。”此时期之译著内容,以影响最大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为例,据学者统计:翻译馆共出西书180种,其中社会科学21种,自然科学37种,医学与农学23种,工艺制造28种,军事科学41种,船政、工程、矿学等30种
分别占总数之11.6%、20.6%、12.8%、15.5%、22.8%、16.7%,此时期所译之书以西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为主,社会科学译著十分匮乏。难怪康有为1898年上奏清政府时指出,因“泰西文义迥异,译者极难,越月逾岁乃成一种”,故从曾国藩开设制造局“至今数十年”,“得书不满百种蔡元培在1901年亦指出:“近数十年,制造局、同文馆及广学会译印图书,而彼国理科法科及历史之书稍稍传布。”[]从康、蔡两人之论中可以看出,此时期政府虽开办各种翻译机构,但译著总体数量少,且种类亦偏重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是在清末民初才逐渐被译介给国人。这一点在梁启超所撰《西学书目表序例》中得到印证,“制造局首重工艺,而工艺必本格致,故格致诸书,虽非大备,而崖略可见。惟西政各籍,译者寥寥”。[]张之洞在《上海强学会章程》中亦主张:“今此各会先办译书,首译各国书报”,“次译章程条教律例条约公法日录招牌等书,然后及地图暨各种学术之书”。这一时期除译著内容发生变化外,亦有少数士人开始尝试探索新译法。严复在《天演论序》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严氏所提倡的译著方法,却遭到梁启超的反对,认为这种译法“文笔太务渊雅,刻意模仿先秦文体,非多读古书之人,一繙始难索解”。[]但严氏在译介外国文化方面所独创的译著方法,使其成为自近代以来中国翻译事业之楷模。部分不通外文或无游学经历者如林纾,则是依靠口译和笔述相结合之法,“魏君口述,余则叙致为文章”,或者“随吾友魏生易,曾生宗巩,陈生杜蘅,李生世中之后,听其朗诵西文,译为华语。畏庐则走笔书之。”
考察此时期的翻译活动,看得出无论是该时期翻译机构的创立、译著内容的选取、翻译人才的培养甚至是译著方法等,基本都是在官方主导下进行的,译介活动之目的亦是为官方意识服务,“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这就造成翻译活动难免带有急功近利之特性。毕竟此时期作为近代翻译事业的初创期,多数译者是受官方掌控或是由与官方联系紧密之人充任,其文化自觉意识尚处于幽闭状态,民间译著之力相对薄弱。同时,此时期译著内容多囿于格致之学,即以西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为主。因此时期亦是中西文化的初次触碰,西方以船坚炮利为表象所展现出的先进器物,吸引着近代先进中国人迈出向西方学习的艰难步伐。故从思想史角度来看,近代中国思想文化首先从器物层面发生转型。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两次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的翻译活动

下一篇: 两次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的翻译活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