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的发展路径
 
更新日期:2019-09-03   来源:农村经济   浏览次数:25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的发展并不只是简单地满足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进行引导,而是应该能对当地农业产业链产生贯通一体的整合力、激发产业链的重构和功

 
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的发展并不只是简单地满足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进行引导,而是应该能对当地农业产业链产生贯通一体的整合力、激发产业链的重构和功能升级,起到区域板块经济的再造与带动作用。[9]我国的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尚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其综合国内各地市级区域形象品牌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正确定位区域形象品牌
文化是品牌之魂,没有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品牌将很难走远。品牌的自强植根于文化自信。农业区域形象品牌既要有品牌识别性又能表现出区域产品价值,就需要充分挖掘其地域文化。自然地理环境依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提供自然功能价值,人文因素和历史传承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塑造出独特文化情感价值,农业区域形象品牌设计正是把农业与文化融为一体,通过对地区地域文化的挖掘,赋予地域文化以时代特征,进行具有特色的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形象设计。区域形象品牌的设计起点要高,从农业资源、农耕文化、产业基础和农业规划,对品牌命名、品牌定位、品牌理念、符号系统应精心设计、全面策划。从品牌LOGO 到广告语、品牌故事、包装设计都应做到调性一致,并且把品牌理念与产品充分融为一体。目前比较成功的区域品牌形象设计基本上是委托专业设计机构进行规划设计。
(二)明确产权主体与运营主体
根据目前各地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的具体情况分析,品牌的产权主体和运作主体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产权主体为政府,授权企业运营。 2015 年福建省三明市商务局、电商协会牵头成立市农特产品文创社,提炼出“食尚三明”区域形象公共品牌。三明市商务局将“食尚三明”品牌无偿授权给福建老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贵州毕节的“乌蒙山宝毕节珍好”2014年由毕节市农委推出,并授权贵州省毕节珍好农产品开发责任公司对品牌进行统一运营。第二种模式产权主体为农业协会,授权企业运营。2014年浙江丽水市在对“丽水山耕”进行专业品牌规划基础上,成立全市生态农业协会,由协会注册“丽水山耕”集体商标,委托国资公司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 2014年成立临沂市优质农产品产销协会注册产自临沂集体商标,先后成立“产自临沂”优质农产品运营中心、“产自临沂”上海运营中心作为服务和支持临沂优质农产品品牌运营和市场拓展的专业机构。
区域农业形象品牌作为增加地方附加吸引力的重要引擎,其区域性、广泛性和独特性决定其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区域形象品牌的创建无法通过市场的自动调节完成,只有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和措施,积极履行政府职能才能够完成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整合工作。政府扶持方向和力度大小,尤其是对区域优势、农业产业优势和品牌经营管理优势等实施正向调节引导,主导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地方政府在品牌成长的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品牌规划期是倡导者、规划者,在品牌发展期是扶持者和管理者,品牌成熟期是服务者。
各种农业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与企业、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沟通、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着一定的社会管理和公益性服务职能。作为农业区域形象品牌产权主体的农业协会也多是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专门成立的。行业协会应发挥其贴近市场的条件优势,积极争取政府授权,参与或主导农业区域形象品牌的管理、运营、推广和监管工作。两模式下品牌的运营主体都是专门的运营中心(运营公司),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农业区域形象品牌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网络域名一般是以协会或运营主体的名义。无论采取何种产权模式,地方政府与农业行业协会、运营企业之间产权清晰,分工明确,共同作用,确保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既有政府背书的公信力,又有市场主体的灵活性,搭建政府与市场完美结合的品牌公共运营平台。
(三) 创建科学的运营管理体系
塑造区域公用形象品牌的终极目的是提升产品竞争力、参与竞争,而科学的经营管理能有效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组织化水平和竞争力,影响品牌发展的效率。农业区域形象品牌的运营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绿色、安全、健康”作为生命线,遵循“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统一宣传”四位一体的品牌管理办法,逐步形成品牌经营管理优势。品牌经营管理优势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成为区域名牌起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品牌经营管理优势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品牌授权、监督规范、服务指导和营销推广等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机制建立。
1.建立区域农业形象品牌认证标准体系
首先科学规划产品体系,精选符合品牌调性的农产品。以贵州毕节市为例,该市通过精心评选,授予该市79家企业生产的113个产品“毕节珍好”品牌使用权,涉及茶叶、辣椒、蔬菜、经果、粮油、畜牧、中药材七大类;其次应建立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地方标准和认证标准体系,从产地生态环境、种(养)殖环节、产品加工过程等环节把控产品质量。认证标准体系的建立解决品牌构建过程中缺乏规范性管理,质量标准模糊,加盟公司品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建立的标准应为农业产品提供了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精耕细作的生态农耕理念,同时体现了方法合理、设施先进、加工科学、信息追溯等现代农业特征,传承地域特色农耕文化、引领特色农业实现品牌化发展、生态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第三,建立完善区域形象品牌年检制度,对获得品牌使用权的农产品展开年度质量资格检查,对存在产品质量事件或影响区域品牌发展的事件依法依规处理。
2.完善全产业链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
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农产品服务体系,为区域形象品牌的发展提供金融、科技、物流支撑。在生产端,应逐步提升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把相同产业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组织起来,着眼于同一产业的共性需求,提供针对性、标准化、可复制的服务,实现产品的适度规模,解决“小散”问题。在贮运配送端,依托科研团队,制订贮运操作手册,促进标准规范化操作。配套先进农产品分拣、加工设备、冷链仓储设备,与第三方物流合作,打造农产品上行通道。在监测端,高标准设立农产品检测站,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测保障。与专业追溯机构合作,成立“优质农产品追溯监管”平台,开发农业信息化服务系统,开展全过程溯源,所有产品一品一码,让公开透明的生产数据向消费者传递信任。
3.健全多元化的营销推广体系
建立线上线下统筹的品牌营销体系。线下依托品牌经营公司在各大中城市开设农业形象品牌体验店或直营店、品牌形象店,在各县(市、区)组建旅游地商品体验店等线下营销体验店,为消费者构建极致的消费场景。线上在各大电商平台建立农业形象品牌旗舰店,通过农集商城微分销系统,转化业主为产品微商。打通店商、电商、微商渠道数据,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有机融合。
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成长期所采用的推广方式恰当与否关系区域优势形象的形成。品牌推广方式的选择应从客观出发,针对产品目标地位、渠道模式、发展战略进行多元组合。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的推广造势以品牌运营中心(经营公司)为主,利用广告、网络、展会、终端等方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农特产品参加农博会、农展会、农交会,举办农艺大赛,农事节庆、农事体验活动等带动消费者对区域农产品品质和农业文化的认同,为口碑传播的奠定基础。利用新媒体开通官方微博、开发微信公众号甚至主题APP创新推广方式。进行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形象品牌的宣传。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的发展路径

下一篇: 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的发展路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