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以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论确立培养大学生“公共人”的目标
 
更新日期:2019-09-09   来源:教育现代化   浏览次数:20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马克思公共性的社会形态发展阶段论表明人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是历史的生成,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既要摒弃个体内部的畸形发展防止成为单向度的人,又

 
马克思公共性的社会形态发展阶段论表明人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是历史的生成,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既要摒弃个体内部的畸形发展防止成为单向度的人,又要抵制人际之间的不平等发展防止达尔文主义的滋生。尽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物对人的异化以及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虚幻公共性而提出来的,但其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其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的发展依然具有观照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要经历较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承载着“人全面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就目前社会发展和人的存在状况看,人是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的,但不能因此放弃对其的追求,也不能急于求成的“揠苗助长”,要从实际出发,把“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统一,从实践入手沿着终极目标的发展方向一步一步超越现实、一步一步靠近目标。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教育目的里隐含着其理想的新人形象,亦包括其对教育在社会中作用的理解。人的理想形象和教育的理想作用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理想的人的形象是按照其对教育的理想作用的理解来设计的。” 社会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公共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公共性,培养“公共人”是其公共性的最大体现。对“公共人”的培养,不仅仅是需要历史时间的发酵,还应该就当前对未来的设定以超越当前,这是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想。
由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够充分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小农经济文化导致“臣民”的心态依然根深蒂固,有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同时,传统公德的缺席导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成为了惯性,部分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关心国家大事、社会时事,缺乏公共精神。除了有消极公共性的羁绊,当代大学生还面临着虚幻公共性的束缚。“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社会,带来了人的独立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物欲横流、庸俗市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占有式疏离和分裂;追名逐利成了部分大学生的“目标理想”,他们放弃理想信念向度,放弃关注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看到消极公共性和虚假公共性对大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并在外在批判和自我反思中消除对实然的呼应和跟随,从价值规范和应然状态中不断去除消极公共性和虚假公共性的弊病。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沿着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论方向来培养大学生“公共人”,要对“公共人”应有的价值理念、素质品质和行为能力做一个详细而明确的目标设定,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需要借助于“范式”的框架来构建。
1.价值要素:公共精神是公共人的首要特质
马克思的公共性是一个包括公共价值、公共利益、公共生活、公共实践等多维立体的内涵范畴,其中,公共价值是公共性最为根本的一个维度,因此,公共人首先必须具有公共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公共精神是公共价值的内核。不同的学者不同的视角对公共精神内涵有不同的阐释,纵观学者们的论述,公共精神包含着以下三方面意蕴:一是公共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与社会形态的演进息息相关,是应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要求而生的。二是公共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伦理要求和公共美德,它还具有政治价值,它要求人们要以公共精神作为一种政治信仰,并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公共精神。三是公共精神体现了一种包含个体性在内的整体性价值取向,它不排除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追求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是公共精神的根本要义。
公共精神的养成,首先要求大学生具有公共意识。公共意识是指对独立个体在对公共生活中所形成的公共规则、公共关系、公共利益等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性或总体性的观念意识。人首先要具有公共意识,才会自觉关注公共生活中的人与事,才会产生公共协商、公共沟通、公共参与等意识,面对公共利益问题,才会自觉产生公共责任意识。其次,要求大学生具有公共关怀。“公共关怀是公共精神在态度层面的体现,是公民对公共利益和价值、公共事物、公共秩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关心、关注的态度。” 大学生具有公共关怀,体现了大学生对公共事务、公共利益等的一种倾向性关注和关心,体现了大学生一种责任意识担当以及对人类命运的一种关切。最后,要求大学生具有公共理性。公共理性是保证公共精神始终在“正轨”的精神力量。保有公共理性,意味着大学生能对公共生活进行客观审视和理性照看,并追求公共生活的意义和理想。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以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论确立培养大学生“公共人”的目标

下一篇: 以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论确立培养大学生“公共人”的目标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