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深刻洞悉到,不同的“共同体”环境塑造着不同人的公共性状态,在自然共同体中,个体是共同体的手段并依附于共同体而没有独立性;在虚假共同体中,人虽然有独立性,但个体依然是公共体的手段而非目的;在真实的共同体中,人既是共同体的手段又是共同体的目的,人在真实共同体中独立自由而普遍联系着。马克思以共同体的视角阐述、审视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历史流变。人在现实的关系中如何获得认可和尊重,马克思认为人人应当参与、推进共同体的建设,以独立自由的身份自主地参与公共生活,通过参与公共生活而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对于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共同体”的存在论对于我们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追求什么、应当如何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个共同体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政治或教育把什么东西看作是这个社会最令人敬重的,最令人值得追求的。”显然,以马克思“共同体”的存在论方式来思考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旗帜鲜明地追求有德性的卓越的公共生活。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主体,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情境。因此,高校以马克思“共同体”的存在论方式,既要塑造公共性的多维主体性,建构公共性教育的内容,又要面向现实关系构筑公共生活。
1、塑造高校各主体的公共性维度
“教育不仅要弘扬人的主体性,而且要倡导主体间性,矫正过度的个人主体性;不仅要倡导主体间性,而且要培育公共性。” 马克思公共性认为,在共同体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而特定的个体,同时又是共同体里的一员,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共同体里的共生共存性必然要求人不仅具有主体性还要在自我和他人中实现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并为营造共同体的共生共荣而做出努力。正是马克思“共同体”存在论方式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打破和超越主体与客体的思维模式,塑造主体,塑造主体间性,塑造主体和主体间性的公共性。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有三个维度:高校、教师、大学生。
一是打造高校的公共性精神气质。“学校教育有双重目的:一是造福个人的美好人生和美好生活,二是造福社会追求社会福祉。”显然,高校的教育目的是维持和优化个体性与公共性张力的平衡。如何实现这种目的?高校作为重要的价值导向者,必须保有公共性精神气质,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精神上。“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的灵魂”,“是大学存在的状态,是大学的气韵和主题”,“是大学的意义世界”。因此,打造高校的公共性精神气质,就是要塑造大学生精神的公共性。大学生精神的公共性实质是大学应该破除孤芳自赏和“象牙塔”的场域壁垒,通过对公共价值的澄明和公共精神的引领,倡导包括高校本身、教师、学生在内的所有主体关注社会公共问题、自觉承担公共责任和捍卫公共利益,并在这过程中实现自我个体性和公共性的真正复归。大学精神公共性的塑造,其实质是大学教育在高校文化层面谋求的一种人文意义上的公共性转型。因此,塑造大学精神的公共性,即塑造了一个无形的、意义空间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情境。
二是塑造教师的公共关怀品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一,教师是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研究者、阐释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起到的是思想传播、舆论引领、价值导向等作用,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公共立意、具备公共阐释力、具备公共关怀品质,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培育的效果与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成为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公共人”。塑造教师的公共关怀品质,就是要确立教师的公共性角色、培养教师的公共能力。“如果你想知道一门学科是什么,你首先应该观察的不是这门学科的理论或发现,当然更不是辩护士们说了些什么;你应该观察这门学科的实践者们在做些什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培育,这本身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师必然向公共性角色转型。首先,教师应该是公共性思想的代言者。教师不仅要学习公共性知识、理解公共精神,教师本身也要具有公共精神和公共立意,并以身作则坚持不懈地践行公共性思想,在公共空间中表达公共立场、积极传播公共性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意义。其次,教师应该是公共性思想的阐释者。教师对一些思想观念的理解力和阐释力如何,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搬照国家一些政策文件、以及主要领导的讲话,而是需要通过教学话语的转变,引起大学生对公共性的关注,并在结合现实的公共性问题去阐释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科学性,引发大学生对公共性问题的思考。第三,教师应该是大学生“公共人”的主要培养者。教师的公共关怀品质从根本上体现为把致力于培养当代大学生为“公共人”作为自己第一要务和重要使命。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私德的培养,更要关注公德的培育,引导大学生在个体性和公共性的发展上实现有机的统一,真正“担负起‘专业化的学科使命与公共化的伦理责任’。”